核心提示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当前,泉州不仅继续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还积极开展农资供应和农业技术服务,全力保障春耕生产。截至目前,全市储备(含已供应)杂交稻种子10.885万公斤、化肥6万余吨。各种农资储备充足,可完全满足春耕生产需要。为及时解疑释惑和完善服务,市农业农村局还成立春季农业生产服务办公室,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22398973。
同时,全市农场主和农户自力更生战疫情稳生产,驻村干部、热心人士等社会各界积极行动起来,助力农产品销售,向防疫一线传递爱心。
□泉州晚报记者 许雅玲 陈林森 通讯员 黄美香 吴清远 林清锻
惠安县从去年开始大力推广优质高产甘薯种植。在坤德农场的大棚里,农民们正忙着为优质高产甘薯育苗,这些甘薯苗将由该县农业农村局购买,再赠送给全县的农户种植。 (林劲峰 摄)
享受远程技术指导 种粮大户有序备战春耕
俗话说:秧好一半禾。育秧是春耕时分许多农户的头等大事。在惠安县辋川镇庄上村的坤德农场工厂化育秧示范点,水稻育秧前期工作已经准备就绪。
“虽然处在疫情防控时期,但春耕生产也不敢耽误,必须早谋划,备足‘粮草’。”坤德农场负责人何志阳告诉记者,春节前,他就准备好充足的育秧盘及早稻种子,并提前购入2000包育秧基质,最近又组织工人师傅把育秧流水线及各种耕种机械修整好。
“春耕抢一个早字。每年3月份开始育秧,到时就用这条流水线为2000多亩农田准备秧苗。”何志阳介绍说,这条流水线只需要5个工人,每天可育秧2000盘,可供100亩稻田使用,如果人工育秧100亩,则需要100个工人。
坤德农场负责人何志阳正开着机台在田间翻地。(林劲峰 摄)
除了水稻育秧前期工作准备就绪外,甘薯的育苗工作也已经完成。据介绍,为打响“惠安地瓜”品牌,惠安县从去年开始大力推广优质高产甘薯种植,坤德农场成为优质甘薯薯块育苗点,所培育的甘薯苗将由惠安县农业农村局出资购买,再赠送给全县的农户种植。
“育苗期间,县农业农村局的专家多次到田间地头指导,疫情防控期间改为电话、微信、图片、视频等方式的线上技术培训,向我们提供‘不见面’远程咨询服务。”何志阳说。对于疫情期间用工短缺问题,农场则一直在积极培养本地技术人员。
不只是种粮大户,普通农户也在有序备战春耕。在永春县吾峰镇梅林村,农户林荣良一边开展育秧前期工作,一边收挖田里丰收的生姜。“育秧前期工作基本结束,下个月就正式育秧。生姜收上来后,把田地整理一下再接着种。”林荣良向记者介绍了自己的春耕计划。
成片的大棚又开始热闹起来。(林劲峰 摄)
探索“无接触”销售 微信群为农户解决销路难题
眼下正是疫情防控胶着对垒之时,广大群众响应党委政府号召“宅在家中”,想要吃上一口正宗的农村土特产似乎成为一种奢求。这几天,一个名为“安溪职工购买土特产服务群”的微信群活跃了起来,通过线上群聊下单、线下送货上门,当地不少扶贫村的农产品直接从乡下“端”到了县城居民的餐桌上。
“鸡肉很嫩,小朋友吃得很开心。”品尝县城几十公里开外的贫困户所养殖的河田鸡之后,安溪县委组织部组织股股长陈荣桂忍不住了,当即在群里向省派驻剑斗镇云溪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李文灿和养殖户发出赞美之词。
其实,该微信群的发起人正是陈荣桂。由于工作缘故,陈荣桂与省市派驻在安溪各扶贫村的第一书记们长期保持着密切联系。此前,省派驻村干部们联合在县城中心设立了一个农民工创业联盟产销平台,集中销售各扶贫村农特产品。但疫情当前,为避免人群聚集,产销平台闭门谢客,这可让农户们为销路发起了愁。一边是城里人想吃却买不到,一边是乡下人想卖却无门路。见此情形,陈荣桂便在微信朋友圈中邀请职工好友一起“拼单”购买扶贫村的农产品,没想到响应者众。于是,热心的陈荣桂自发将供需双方拉到一起,建立了安溪职工购买土特产服务群,吸引近百人入群“消费扶贫”。
连日来,茶乡“最土味”通过“无接触”配送源源不断送到城里人家。“有大家的鼎力支持,心里总算轻松了一些。”销售出1800枚鸡蛋、90余只河田鸡的剑斗镇云溪村养殖户杨加添长舒一口气,直言“疫情冰冷,心里却很热乎。”
成片的大棚又开始热闹起来。(林劲峰 摄)
向防控一线传递爱心农场主送出千斤水果蔬菜
市民叶如发在南安经营着一家生态农场,种植着许多有机蔬菜、瓜果。往年春节,都是农场果蔬的销售旺季,许多家庭会来这里开展“采摘乐”。
受疫情影响,面对“无人问津”的有机蔬菜、瓜果,叶如发一开始有点发愁,但很快他就想到办法“自救”——把线下的果蔬生意做到线上。他和妻子利用微信朋友圈发布自家生态农场的果蔬信息,许多朋友纷纷下单。单子多了,农场的十余名工人却无法赶到现场帮忙采摘,叶如发便和家人一起采摘、整理、包装、配送。
除了生产自救,叶如发还积极奉献自己的爱心。“疫情来临,那些处在最前线的基层工作人员,为群众做了太多事。”叶如发和家人商量后,决定向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送点自家农场的新鲜果蔬。连日来,他和家人辗转街道、社区、医院等,向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送去了1000多斤的番石榴和蔬菜。“今天我们收到100斤番石榴,夜很凉,心很暖。”鲤城区临江街道一位工作人员在朋友圈说,面对疫情,基层虽然任务重、消耗大,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对我们来说,这就是暖心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