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昨日召开的全市住建系统年终总结会上获悉,2019年,我市统筹实施“城市建设提速年”暨提升城市环境品质项目796个,新开工项目270个,城市建设提速提质,多项指标完成情况居全省前列。2020年,我市将持续深化环湾城市建设,加快构建环湾交通体系,确保城东至北峰快速通道在6月底前通车,力争到年底基本形成山水田园生态格局。
盘点2019
“四个花瓣”成为城市新地标
乐山乐水,诗意栖居。随着项目建设的扎实推进,我市城市建设提速提质,为市民带来更多幸福感。2019年,泉州大剧院、东海工人文化宫、市图书馆新馆建成投用,成为城市新地标;刺桐北路至城东北峰快速通道连接段工程完工通车;晋江下游生态整治工程(一期)已向群众开放“五区九园”,浦西园部分建成;城东至北峰快速通道项目突破多重瓶颈难题,已经部分通车;西华洋片区启动征迁,丰泽段征迁进展迅速;中山路示范段改造提升工程接近尾声,原真性保护和“不扰民”工作措施受到肯定。
36个整治项目改善群众出行条件
为了加快补齐民生短板,我市实施民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681个,投资量居全省第二。累计建成停车位11478位,占省上下达任务数的337.6%,完成量居全省第二。中心市区交通综合提升工程持续推进,南环路整治、笋江路整治工程等36个项目建成完工,极大改善群众出行条件。
全市累计公布历史建筑1430栋
村镇建设彰显特色。5个小区入选省村镇住宅小区建设试点,试点数量全省最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长效机制逐步建立,新增2个乡镇、24个村庄列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5个镇村列入省级重点扶持名单。全市累计公布历史建筑1430栋,数量居全省第一。
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16612套
住房保障稳步推进。全年实施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21个,新开工20836套(户),基本建成16612套,基本建成套数和投资额均居全省首位。高层次人才跨县域住房保障全面启动。完成170户农村危房改造、108户安居工程,有效改善贫困户住房条件。启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00个,开工89个,其中完工65个,进一步推动老旧小区环境改善。高山片区改造项目等8个项目完成回迁安置,1494户被征迁户喜迁新居。
展望2020
各县(市、区)改造3条以上“断头路”
新的一年,我市将围绕提升环湾中心城市的集聚度和承载力,持续深化环湾城市建设。围绕重大市政交通、片区更新改造、历史文化保护、环保设施建设、重大公共建筑、生态连绵带建设等16个专题,实施城建项目739个。加快构建环湾交通体系,确保城东至北峰快速通道在6月底前通车,做细刺桐路北拓工程前期研究,开展城市综合交通提升行动,各县(市、区)实施改造3条以上“断头路”,畅通交通“微循环”。
抓紧推进西郊片区动工建设
围绕加快环湾核心区建设,我市2020年计划实施项目17个。重点加快西华洋片区征收工作,6月底启动片区安置房、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抓紧推进西郊片区动工建设,加快法石片区前期工作并尽快启动建设;集中力量推进晋东新区二体片区、鲤城区站前大道西侧片区、台商区白沙片区、洛江阳江新城片区建设改造;抓紧推进东海后埔片区、后渚莲垵片区、城东南滨江片区前期工作,着力提升两江入海口展示面。围绕打造山水田园城市,实施园林绿化和生态连绵带建设项目49个,力争到年底基本形成山水田园生态格局。
挂牌保护300处以上历史建筑
历史文化保护方面,2020年要基本完成全市历史建筑资源普查工作,推进全市第一批历史建筑测绘建档,挂牌保护第二批300处以上历史建筑。研究出台濒危历史建筑抢救修复办法,推动100处以上濒危历史建筑抢救修复,探索离任交接、保护楼长制、历史建筑租赁等方式,重点打造10个以上历史建筑活化利用试点示范项目。
计划新增停车泊位3700位以上
加快推进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和服务设施提升,重点解决水、电、气路和增设电梯等问题,力争今年新增启动不少于200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加快公共停车场建设,2020年计划全市新增泊位3700位以上,加快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当、使用方便的公共停车供应体系。
泉州晚报记者 谢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