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告看泉州
省政府工作报告频现泉州元素
——创新发展“晋江经验” 真心实意助民企发展
11日开幕的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省长唐登杰代表省政府作工作报告,晒出过去一年“成绩单”,展开新一年高质量发展“路线图”。
在这份沉甸甸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包括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世中运、“晋江经验”等不少泉州元素亮相;“放管服”改革、乡村振兴、文物保护、生态建设、民生保障等许多重要工作,也是泉州过去、现在和未来集中发力的重中之重。 □记者蔡紫旻 林书修 许雅玲 王树帆 游怡冰 吴丽娇 郭雅莹 谢曦
回顾2019
2019,我们的身影
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 累计供水超525.2万吨
摘要:坚持应通尽通,落实惠台利民政策,闽台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向金门地区供水稳定运行。
解读: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自2018年8月5日正式通水至去年底,供水累计超过525.2万吨。
为确保供水工程安全,我市建立龙湖水质保障机制,今年起实施的《泉州市晋江洛阳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也对改善包括供水水源地在内的两江流域水质带来正面影响。
中化泉州乙烯 改扩建项目预计今年6月投产
摘要:制造业加快高质量发展……中化泉州乙烯等石化重大项目加快推进。
解读:日前,中化泉州100万吨/年乙烯及炼油改扩建项目完成乙烯装置等单元工程中间交接,预计6月投产,产值90亿元,将实现炼化一体化,加快打造泉州新经济增长极,有效带动我省石化中下游产业等发展。
国际大体联足球世界杯 成功举办
摘要: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成功举办国际大体联足球世界杯。
解读:2019年11月21日至12月1日,首届国际大体联足球世界杯在晋江举行。国际大体联足球世界杯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大学生足球项目的顶级赛事和唯一赛事,每两年举办一届。首届比赛共有来自中国、巴西、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24支大学生足球队参赛。
闽西南协同发展 向更高层次迈进
摘要:编制完成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发展规划……推动区域协作常态化、市场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层次迈进。
解读:泉州积极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建设,在产业协调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等方面合作日益密切。去年,兴泉铁路泉州段、福厦客专泉州段全线开工建设,厦漳泉城际轨道交通R1线完成预可研方案。加快建设石井港码头泊位和口岸营运中心;泉州港围头湾石井作业区一期工程4个2至3万吨级泊位均已列入省级加快港口发展主要推进的项目等。
2019,这些事泉州也走在前
全省率先 企业开办“零费用”
摘要:落实更大规模减税、更大力度降费政策……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600亿元,减轻企业负担超过900亿元。
解读:去年1—11月,我市累计新增减税降费93.69亿元,增值税税负比深化增值税改革政策实施前降低0.27个百分点,降幅10.6%。
作为制造业大市,我市制造业纳税人享受减免税费49.22亿元,占全省制造业减税比例34.25%。全市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8.28%,减免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22.86%。我市还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在全省率先创建企业开办“零费用”城市。
对海丝沿线国家(地区)出口增长31%
摘要: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贸易额增长超过13%,国际友城达109对,“朋友圈”进一步扩大。
解读:过去一年,泉州建设“海丝”先行区的开放效应愈加明显,与海丝沿线国家(地区)经贸合作日益密切,贸易总额增长21%,其中出口增长31%;国际友城达到14对,市本级9对;第四届海丝国际艺术节,更是吸引了来自57个国家和地区的伙伴到此,一同叩响文化交流、民心相通的大门。
入选第八批国保单位数量全省第一
摘要:新增全国文物保护单位33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34个、传统村落265个……
解读:去年公布的第八批国保单位名单中,泉州有13处入选,数量居全省设区市第一,创下泉州历次国保遴选以来入选数量之最,涵盖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全部五大类别。
晋江市安海镇、永春县岵山镇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泉港区涂岭镇樟脚村、永春县五里街镇西安村、晋江市龙湖镇福林村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名单,我市共有23个村入选。
展望2020
2020,我们的步伐
“晋江经验” 出台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泉州方案
摘要: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全面落实各项支持政策,真心实意帮助民营企业实现创新发展。
解读:新时代需要创新发展“晋江经验”。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新一年,我市将出台实施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泉州方案,深化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点,完善政企互动常态化机制,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全面实施受审分离“一号一窗一网”改革,实现政务服务“一窗通办”;启动市级政务数据汇聚与共享应用平台(二期)建设,基本实现市、县两级政务数据中心整合和政务数据全量汇聚;建成行政审批服务“中介超市”,实行“红黑榜”考评管理等。
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高水平建设泉州科学城
摘要:发挥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改革试验田作用,实施高新区创新提升计划,打造区域创新增长极。
解读:2020年,我市将持续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泉州片区建设,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1+X”政策体系,争取有新一批改革创新政策举措向全省复制推广。
实施科技赋能计划,高水平建设泉州科学城。
福厦客专、兴泉铁路 两条在建铁路力争全线架梁铺轨
摘要:加快建设……福厦客专、兴泉铁路……在建项目。
解读:去年,经停泉州的福厦客专泉州段和兴泉铁路泉州段,征迁工作和建设都取得喜人进展。
征迁方面,两条铁路(泉州段)均基本完成;建设方面,两条铁路都启动架梁铺轨工作。2020年,这两条铁路(泉州段)将持续发力,全面完成征迁工作,开展主体工程施工和全线架梁铺轨,进一步助推我市产城人融合发展,展示区域协同新担当。
友城 积极加强与金奈的沟通联系
摘要:积极推动我省和印度泰米尔纳德邦、泉州市和金奈城建立友好省城关系,谱写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
解读:泉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外事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正积极通过各方渠道,加强与金奈方面的沟通联系,以两地历史渊源和民间交流基础为切入点,以人文交流和经贸合作为着力点,以增进相互了解实现互利共赢为落脚点,全力推进两市尽早建立平等互利的友好城市关系,共同谱写新时代的“海丝”新篇章。
申遗 探索“古泉州(刺桐)史迹遗址”文化遗产保护管理长效机制
摘要:精心筹办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落实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六个一批”任务,持续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推动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
解读:今年,除了全力以赴推进“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工作,我市将实施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1+3+N”工程。
文物保护方面,探索“古泉州(刺桐)史迹遗址”文化遗产保护管理长效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推进国家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建设好21个整体性保护重点区域。
世中运 场馆3月底前全部完工
摘要:以承办第18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为契机,促进全民健身,发展老年体育,扩大体育消费,壮大体育产业。
解读:第18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将于今年10月在晋江举行,力争办成一届赛事活动最精彩、影响力最深远、参与度最广泛的世界中学生体育盛会。本届世中运预计参赛国家和地区100个左右,参赛人员6000多人,比赛共设18个大项、约220个小项。目前,晋江市正对比赛涉及的30个体育场馆进行改造建设,确保3月底前全部完工。
2020,这些事泉州也加油干
人才服务 新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的本科人才1万人以上
摘要:积极增加优质教育和高端医疗资源有效供给,完善生活服务等配套设施,提升人才综合服务水平。
解读:今年,泉州市将进一步扩大高层次人才企业自主认定试点,新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的本科人才1万人以上,新认定技能人才3.5万人以上。积极推进卫生“金字塔”人才工程,深化“拔尖”“壮腰”“筑基”三大专项行动。
消费增长 建设10个“夜间经济示范区”
摘要:加快建设一批地标性商圈、高品位步行街、产业直播基地、夜间经济示范区……
解读:近期,市政府办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消费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我市将大力促进消费增长,深入推进放心消费行动,实施商业设施、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程,支持县(市、区)培育精品商圈、时尚街区、夜间经济示范区和主题展会。积极发展城乡大型商业综合体,加快中山路、西街等精品商圈(步行街)建设,提升商圈(步行街)业态活力。策划举办时尚购物、美食品鉴、汽车文化等综合消费活动50场以上,建设10个“夜间经济示范区”,挖掘消费增长点。
文旅融合 力争全市旅游总收入增长20%
摘要:培育主题鲜明的文旅融合新产品新业态,建设一批金牌旅游村、全域旅游小镇。
解读:今年,我市将进一步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深入实施“一社一游一点”提升工程,抓好晋江梧林古村落、台商投资区八仙过海、安溪云岭茶业庄园、德化石牛山等项目开放运营。力争全市旅游总收入增长20%。
水系治理 实施《两江条例》让两江水造福两岸人
摘要: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实行全省水系治理“一张图”……加强重点流域、重点海域综合整治。
解读:元旦起,涵盖金门供水水源地的《泉州市晋江洛阳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正式实施。作为泉州首部流域水环境保护法规,条例中,母亲河晋江、洛阳江水质“只能更好、不能变坏”明确写入保护原则。今年,我市将编制好两江流域产业发展和水污染防治规划等5个主要配套制度,并按相关方案开展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饮用水保护区划定等6项基础性准备工作,确保《两江条例》顺利实施。同时,继续打好碧水保卫战,实施流域精准治理项目100个,让两江水造福两岸人。
民生建设 实现普惠园在园幼儿比例85%
摘要: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解读:2020年,泉州将坚持节用裕民之道,实施“四心工程”、民生“XIN”行动,加快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
加大教育投入,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4万个,实现公办园、普惠园在园幼儿比例分别达50%、85%;新增中小学学位1.8万个,实行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医疗卫生方面,全市新增床位6500张,全面推行按病种收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制度,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社会保障方面,全市新增养老床位2000张,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1.67万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