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协同发展中展现新作为——泉州:对接龙头 画好闽西南合作“同心圆”
泉州网12月28日讯 (记者 林书修)产业发展做精做细、文化发展“活态传承”、重大项目攻坚气势如虹……积极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建设,立足产业、技术等优势,泉州积极画好闽西南合作“同心圆”。日前,中央、省以及闽西南五市共20多家媒体组成的“走进闽西南”主题采访团来到泉州,纷纷为闽西南协同发展中泉州展现的新作为、新气象点赞。
记者了解到,一年多来,泉州坚守实业,主动对接龙头,在产业协调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等方面与闽西南各地市联系日益密切。今年,包括福厦铁路客运专线(简称“福厦客专”)泉州段、兴泉铁路泉州段、泉厦漳城市联盟路泉州段、三安半导体高端项目、泉州厦门(安溪)经济合作区湖里园及思明园等在内的37个闽西南协同发展“泉州项目”列入盘子,当前各项目建设正提速推进。
傍晚,一轮红日映照着正在建设的福厦客专泉州湾跨海大桥。 (陈英杰 摄)
攻坚跨海大桥 推进闽西南交通一体化
交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深度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 一年多来,泉州积极参与闽西南交通基础设施、物流及通道、客运交通一体化等相关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在泉州境内,包括福厦客专泉州湾跨海大桥、安海湾特大桥和泉厦漳城市联盟路的跨海特大桥,同时有3座跨海大桥正在建设。
福厦客专泉州湾跨海大桥全长20.287公里,海上桥梁长8.96公里,为双塔双索面钢-混结合梁半漂浮体系斜拉桥,这也是国内首座跨海高速铁路桥。该项目于2017年9月份开始施工,目前大桥主桥第一块预制桥面板已浇筑完成,预计2022年9月份全线通车。
“建成后福州至厦门的行程时间将从现在的近2小时缩短至1小时以内,实现福厦两地‘一小时生活圈’,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铁路‘瓶颈’制约问题,对推动海西城市群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京福高铁的重要延伸,福厦高铁建成后还将使福建6个设区市(福州、厦门、泉州、莆田、漳州、南平)实现“高铁进京”。届时,从泉州坐高铁,8个多小时就能直达北京,对促进福建快速融入全国高速铁路网,发挥沿海高速客运通道承上启下的作用,进一步加快沿线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福建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起到重要作用。
为构建泉州通往闽西南经济协作区干线路网,过去一年,泉州还加快谋划和策划生成厦沙高速扩容工程厦门翔安至安溪城关段、国道228线南安石井外线段等涉及联系闽西南相关地市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干线公路的建设项目,加快推动厦漳泉城市联盟路泉州段等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在港口方面,结合填海造陆工程,加快建设石井港码头泊位和口岸营运中心。
布局高精产业
闽西南协同发展,也为泉州布局高新产业、转型传统产业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去年以来,泉州推动与厦门等市在半导体等高新产业方面的合作,形成产业优势互补,推动产业链配套发展,争取打造闽西南科技产业高地。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直接定位为“化合物半导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位于南安石井的泉州芯谷南安分园区以独有的优势吸引了不少产业入驻。目前,南安分园区内的龙头企业,三安高端半导体系列项目已完成投资超70亿元,一期建设面积125万平方米,开工建设95万平方米,封顶76万平方米。三安高端半导体系列项目投资总额333亿元,包括高端氮化镓LED衬底、外延、芯片的研发与制造产业化项目,高端砷化镓LED外延、芯片的研发与制造产业化项目,大功率氮化镓激光器的研发与制造产业化项目等七大产业集群,预计将成为国际上具备规模化生产、研发化合物半导体芯片能力的企业。
泉州芯谷南安分园区综合协调办副主任陈汜彬表示,园区区位优势显著,交通便利,西接厦门,东靠晋江,紧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对接厦门新机场,是厦门翔安——泉州南翼创新走廊的桥头堡。“未来可便利对接厦门人才、技术、资金等优势,发展潜力巨大,推动形成泉州制造新的名片。”陈汜彬说。
除了高新技术产业,泉州传统产业也在协同发展中释放出新的能量。通过创新互利共赢合作机制,积极探索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的合作共建模式,去年以来,泉州突出产业对接协作,推进泉州厦门(安溪)经济合作区、晋江(长汀)工业园区、鲤城-明溪共建产业园、泉港宁化华侨经济开发区建设,积极谋划大都市区产业共建项目,未来还将通过引导产业转移和调整项目布局,发展区域特色优势主导产业,避免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