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探索跨市联动河湖管护机制 20个相邻区域协调联动

泉州晚报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跨市、县行政区划发生的水权纠纷、水污染问题日益增加,为进一步提高跨境河湖治理保护综合协调能力,促进跨区域、跨流域的监督协作,泉州市河长办积极探索,建立了相邻区域河湖治理保护协调联动机制,全面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协调机制。截至目前,已建立鲤城区—南安市、永春县—莆田仙游县、安溪县—漳州华安县、安溪县—龙岩漳平市等20个相邻区域联动机制,基本覆盖了全市重要跨市域、跨县域的河流河段,编制了一张互联、互动、互惠的生态环境保护网。 □记者 林铭珊 通讯员 黄玉娇

七项机制保障推动工作纵深开展

建立联动机制。各地立足实际,出台联合治理保护河湖相关规定,建立联络员、交流共享、快速反应处理、定期会商、联合执法、防汛联合调度、宣传合作等七项跨境河湖治理保护协调联动机制,有效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具体来说,各地明确专人作为跨境流域联络员,负责两地河长制工作的对接联系;建立相邻区域河长制工作微信交流平台,第一时间传送对接涉河涉水问题,提高处理效率;同时,加强信息互通共享,相互借鉴学习。制定共同巡河细则,每月、每季度联合开展跨境河长制巡河活动,重点巡查两地河道交界段及其沿岸存在的涉河涉水问题。对可分清责任属地的,由责任一方组织各自部门和乡镇开展整治,并将结果通报另一方;对分不清责任属地的,由两地共同协商组织联合执法行动解决。截至目前,已通过相邻区域协调联动机制开展联合巡河50余次。

跨境河湖涉河涉水违法问题有人管

相邻区域河湖治理协调联动机制的建立,较好地解决了跨境河湖的涉河涉水违法问题无人愿管、无人敢管的难题,也让跨境河湖的接边区域由从前的“无人守”变成了“两头护”。

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各地区积极创新协调联动机制,加强与公检法的协同合作,进一步提高了震慑力。泉州市河长办与市检察院、相关县(市、区)政府联合成立南部供水安全保护联盟,组织开展拆除违章建筑、违章种植、违法采砂场专项行动5次,联合督办解决重要涉水问题3件。德化县与三明市大田县、尤溪县、福州市永泰县、莆田市仙游县四个县会签了协作机制,建立“四市五县”环戴云山生态保护联盟,逐步形成了区域性生态检察协同、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大联盟工作格局,共开展跨县联合执法活动6次,取缔接边地区非法采砂场1家,搬迁养猪场1家,处理影响水环境问题3例,协调解决越界网箱养殖问题2处。永春县和莆田仙游县建立定期会商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跨境河湖管理保护联系工作会议。在首次座谈会上,两县的河长、河长办主任分别就工作经验做法进行交流探讨,4个交界镇镇长分别就存在的跨境流域污染问题进行沟通对接,提出整治措施,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会后,仙游县组织河长办相关人员到永春县水生态文明馆、南星溪清新流域样板工程实地参观考察,相互学习、互通有无管水治水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增强了沟通交流。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