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惠安县山霞镇老党员杨友诚回到家乡山腰村,自掏腰包在村道沿线种起了刺桐树,希望美化环境、防风乘凉,却因影响到村民小部分田地种植,遭到了破坏,甚至有人说他“脑子有问题”,但他从未动摇过为村里做点事的初心,坚持种树,年复一年。
29年过去了,上千棵30厘米高的刺桐树苗长成村民乘凉的大树,成为山腰村主干道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老杨今年已经85岁,视力渐渐模糊,他说:“每年冬天,看到火红的刺桐花开和村民们脸上的喜悦,觉得所做的一切都值了。”
缘起
十月的秋天,阳光甚好。近日,记者驱车驶入山腰村主干道时看到,道路两旁挺立着一棵棵刺桐树,紧凑有序、绿树成荫。
向村民打听杨友诚,有的村民还不知道。可一问这些树是谁种的,村民们就明白了有个叫“老杨”的人。据山腰村党支部组织委员庄碧霞介绍,“这些刺桐树有3200多棵,从山腰村到山霞村,再到大淡村延伸3公里,是老杨花了20多年心血种成的。”
1991年,杨友诚从安溪县二轻局办理了退休手续,回到了阔别40年的家乡——山腰村。山腰村东面临海,一年四季风大雨多,有一次超强台风在附近登陆,狂风肆虐。杨友诚村里村外转了几圈,看到大片房子被吹得七零八落,四处残垣断壁,心里十分酸楚。
作为一名退休人员,杨友诚原本可以领着退休金过着舒坦的日子,他却寻思着如何为村里做点事情。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我是不是可以借助以前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工作的技术经验,在村道、溪边两侧筑一道‘绿墙’,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又能在夏天起到一定的防风、乘凉作用。考虑到泉州的市树是刺桐树,那就种它吧。”
从此,山腰的村道上,出现了一个忙碌的身影。杨友诚几乎把所有的时间、精力花在这条村道上。每天天一亮,他就扛起锄头、带上柴刀,在村主干道、溪流边清理杂草,寻找合适的树穴,栽下了一棵又一棵刺桐苗子。他的家人回忆道:“有时候碰到刮风下雨天,连一口饭都顾不上,赶去为小树苗培土加固,比照顾亲孙子还上心。”
信念
一年,两年,三年……随着时间的推移,买刺桐苗子需要一笔又一笔不少的资金,怎么办?杨友诚每天省吃俭用,把当时每月的174.21元退休金大部分拿出来买。家人曾抱怨过:“老头子退休金都不知道花哪里去了,也没照顾到家里。”
然而,杨友诚种树的行为,在当时这个封闭的村庄,让大多数人无法理解。质疑、破坏,每一种反对的方式,犹如一把锋利的尖刀,刺向老杨的心窝。那段时间,杨友诚反复地告诉自己:“我栽树,不就是为了后人乘凉吗。作为一名党员,做对的事情,怎能轻言放弃?”于是,他坚定信念,再次扛起锄头,有人偷砍一棵,他就补种一棵。
几年后,当村民看到两侧整齐、葱绿的小树点缀着村道的时候,质疑声才逐渐销声匿迹,反而有村民由衷地感叹道:“平日里沉默寡言的老杨,是真心在做好事。”
无私
种了二十多年的树,很少有人知道,那些年,杨友诚与生前的老伴住在一间砖石混砌、面积不足10平方米的小平房,床铺的外侧搭着一个简陋的小灶台。
“老杨的衣服缝缝补补舍不得换,都是为了帮助其他更需要的人,只要有钱,他都会捐给学校,捐修公路,捐给孤寡老人、贫穷二女户,还有孤儿。”老杨的家人回忆道:“直到有一次受过老杨帮助的人亲自上门来道谢,我们这才知道,原来他帮助了那么多人。”渐渐地,家里人对老杨的抱怨少了,甚至开始帮他“搭把手”。
如今,85岁高龄的老杨身材消瘦,脸膛黝黑,视力和听力逐渐衰退。谈及退休后所做一切的初心时,老杨说道:“种树啊,那都是过去了,不值得一提。要说我这辈子骄傲的事情就是当了62年的党员。”
泉州晚报记者吴宗宝 通讯员曹义华 张炳辉 文/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