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超过2800人名叫“建国” 我叫建国我的故事

泉州晚报

编者按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叫“建国”的人,他们的名字代表着骄傲与自豪,承载着时代印记和家国情怀。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临近国庆节,本报记者采访了不同年代、名字叫“建国”的普通人,听听他们的成长经历,从中折射出的泉州巨大变化。

下海“弄潮儿”董建国:

“很幸运,赶上了改革开放大潮”

石狮商人董建国出生于1959年11月11日,在他出生的一个多月前,北京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大典。父母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建国”。

“我觉得‘建国’这个名字很有纪念意义,是值得我骄傲一生的名字。”董建国说,这个响亮的名字伴他走过了半生,留下了很多难忘的记忆。

在石狮创业,成了首批下海的弄潮儿

董建国是地地道道的石狮人。13岁他就开始跟随父亲闯荡,从拉板车卖木柴到经营米店,董建国从民生所需开始了创业生涯。上世纪70年代末,董建国成了最早一批下海的“弄潮儿”。

当时的石狮有着“小香港”之称,在街边到处能看到各式各样的洋货。服装产业是这个沿海小镇的特色产业,许多流行款式的服装都是通过石狮销往全国各地。嗅到“商机”的董建国在石狮经营起两家店铺,专卖港台韩时装。

十年间,董建国的生意从服装生产向上游原材料拓展。虽然曾经陷入困境,但坚信“爱拼才会赢”的董建国并没有放弃,不断想办法,最终化险为夷。

去广州打拼,一路跟着“商机”走

1999年,迎来了新中国成立50周年大庆。那一年,董建国从石狮来到中国的南大门、拥有“千年商都”之称的广州,那里有着国内最大的面辅料市场——广州中大面辅料市场。

当时,他成了市场里最早经营进口时装面料的商家,并培养了一支专业的销售及市场推广团队。董建国经销的产品获得不少服装设计师的喜爱和推荐,成为许多服饰品牌的得力供应商,成为国内女装时尚面料界较出名的品牌,并跻身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理事单位。转眼20年过去了。从进口面料贸易到自己生产研发风衣羽绒面料,董建国带着专业的开发团队,实现“研发—织造—印染—后整理”的一体化生产,把握国际流行信息和趋势,为客户提供高品质、多素材的优质时尚面料,获得了良好的商誉。

说起家乡的变化与发展,董建国感慨颇多。“改革开放以来,泉州从一个传统古城,变成现在集商业、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开放性城市,城市面貌越来越好,产业生态也越来越国际化。无论是家乡的变化,还是我个人的变化,都得益于新中国的建立,让我们有机会去改变命运、创造价值,也要感谢改革开放政策。我很幸运,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大潮,既成了改革开放的参与者,也成了改革开放的受益者。”

(记者 许雅玲)

林建国:无悔青春献给环卫事业

1960年,林建国出生于丰泽区城东街道庄任社区一个农民家庭里。和一些同龄人一样,他走了一条当兵、招工进公家单位的谋生路。在又脏又累的环卫一线岗位上,林建国一干就是30多年。

“小时候兄弟姐妹多,生产队分的粮食不够吃,帮家里减轻负担是我们的最大心愿。”近日,接受记者采访的林建国打开话匣子。每天起床,十来岁的他需先出门拾草,再去上学。有时村里无柴草可拾,他就得从庄任村走七八公里,到清源山上拾,然后用稚嫩的肩膀,将七八十斤重的柴草走走停停地挑回家。

缺吃少穿的生活持续到18岁时,林建国应征入伍。在部队4年,作为汽车兵的他,曾随部队辗转湖南、湖北、广西多地执行任务。1981年10月,带着一身精湛的驾驶技术,林建国光荣退伍。次年,他进入市环卫处当临时工。“那时环卫工人掏粪水、扫马路、转运垃圾,什么苦活脏活都得干。记得大概是1984年招工,招进来80多个三四十岁的中年人,只有十多位留了下来。”其中,掏粪水最是脏累。上世纪80年代初,市区公厕都是旱厕,每个旱厕隔一段时间就得抽粪水,抽来的粪水统一运到东、南、西、北四个城门附近,近郊的群众会拉板车来买去当农家肥。每天凌晨4时,林建国就开着手扶拖拉机出门,摸黑抽取12座旱厕的粪水。

1993年,市区启动全国卫生城市创建工作,那时仍有不少公厕为旱厕,卫生状况差。林建国和同事们白天正常上班,利用晚上时间冲洗旱厕。“因为污渍存在时间久了,只能一边冲,一边刷,弄得一身脏臭。”林建国回忆道。当时,有朋友劝他说:“天天跟粪尿打交道,不如出来外面干活。”当时,社会上货车司机月工资260元,是他在环卫处工资的6倍多。思索再三,林建国没有离开。但出于改善家里住房条件的迫切需求,他在老家承包了30亩田地,利用业余时间,种植甘蔗、水稻,增加收入。

让他引以为豪的是,由于驾驶技术过硬,30多年来,市环卫处每添置、更新一批环卫设备、车辆,都由他先熟悉后,再传授给新人。约1993年,环卫驾驶员紧缺,在单位的组织下,林建国和另一位同事利用业余时间,手把手传授内部工人驾驶技术,共有十余位徒弟成功通过驾考,上岗成为环卫车辆驾驶员。林建国也因此被环卫处的同事们尊称为“阿国师”。

年近六旬的林建国,如今负责城东大型垃圾中转站的调度工作。明年4月份,他将光荣退休。得益于城市发展,他的老家由村改社区,一家人住进城东片区的庄任安置房,生活条件更上一层楼。“工作上,领导照顾、年轻同事尊重,顺心顺意。生活上,儿孙绕膝,感觉挺满足的。”林建国笑着说。

(记者 陈淑华 通讯员 黄岩群)

陈建国:边防线上留下我的歌声

“我原来叫东来,闽南话叫起来不好听,上小学时同学们会拿我的名字开玩笑。爸妈就给我改名为建国,后来,我真的有幸进部队保家卫国。”近日,泉港区山腰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陈建国笑眯眯地向记者介绍自己名字的由来。

陈建国出生于1977年,自小受老家泉港区峰尾镇北管艺人的音乐熏陶,文艺细胞活跃。1997年12月,中专音乐专业毕业的他应征入伍,成为云南野战部队的一员。“从热闹的沿海到了偏远的边陲之地,心理落差不小。”在每天的高强度训练后,他都跑到训练场后山练歌,用歌声排遣内心的失落。时间一长,部队的新兵、老兵甚至领导都知道有个爱唱歌且歌唱得不错的新兵。几个月后,在分配连队时,陈建国被分配到炮兵营营部里,为主负责教新兵唱歌。一天又一天,战友们唱着他教的歌曲,赶走了训练疲劳,燃旺了训练激情。很快,其他连队也请陈建国去教唱歌。“一个人的力量有限,我就把有文艺特长的战友组织起来,建立一个业余文艺演出队。”这支基层业余文艺演出队每月进行常态化的演出,改变了驻地士兵以往一年几乎看不到一次演出的状况,整个兵营展现出积极上进、生气勃勃的新气象。

“歌曲《军中绿花》唱道,‘待到庆功时再回家,再来看望好妈妈’,我也用歌词的内容激励自己,在部队默默努力。”陈建国笑道。为了让军歌更加嘹亮,在加强和提高政治军事素质水平的同时,陈建国经常熬夜学习文艺技巧。当兵5年来,他曾48次参加大中小型文艺演出,获奖28次,两次被师部授予学习成才之星称号,2001年荣立二等功、三等功一次。

如今脱下军装的他在工作之余,仍活跃在泉港的舞台上,努力为家乡的发展变化而歌唱。2018年,他受央视邀请赴北京参加“2019百花迎新春全民春晚”录制,把自创歌曲《泉港之歌》带上央视的舞台,成为当地文艺界的名人。

(记者 陈淑华 通讯员 张志铭)

相关新闻

泉州超过2800人名叫“建国”

中国人的名字,常常承载着独特的家国情怀。“建国”这个名字,就是其中之一。泉州有多少人名叫“建国”呢?记者从公安部门了解到,根据初步统计,截至2019年8月底,泉州户籍人口至少有2835人取名为“建国”。

每个人的名字,既承载着长辈的美好期望,也留存着鲜明的时代烙印。据资料显示,全国有98万人叫“建国”,其中有近30万名“建国”出生在新中国建立后的10年之内。

据统计,我市名叫“陈建国”的人数最多,达480人。此外,数量较多的还有“林建国”368人、“黄建国”342人、“王建国”250人、“张建国”229人、“李建国”222人、“吴建国”210人、“刘建国”121人、“许建国”118人,“杨建国”98人……实际上,不管在哪个年代,父母亲给自己的孩子取名“建国”时,都怀抱着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望。

 (记者陈凌鹭 陈淑华)

[责任编辑:黄如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