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海丝”东风,助文化产业提速。近年来,泉港区制定下发了《泉港区文化产业倍增计划》等,不断完善政策体系,立足资源和产业基础,发挥“海丝”文化等优势,努力打造泉港特色文化产业品牌。
古船模登上国际舞台 再现古港雄风
多年来,泉港区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乘“海丝”风,开创了文化产业工作发展新局面,成功培育了大福古船模、红运当头、维真工艺等一批具有泉港特色的“专、精、特”乡村文化品牌企业,带动文化产业振兴。
“福船”“郑和宝船”“郑成功帅船”等船模频频亮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海内外重要文化交流舞台,展示泉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再现刺桐古港雄风。
这些船模均出自泉州市大福古船模制作有限公司,该公司总经理、艺术总监刘祖博说,泉州造船技术在宋元时期曾领先全球,为了再现刺桐古港雄风,公司引进宋元时期造船世家的后人担任技术师傅,严格按照传统造船工艺,将古代各种民船和官船按比例缩小,经手工精雕细刻制成各种古船模型,这些船模体现历代泉州人的智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大福古船模多年来频频在各种展会上摘金夺银,深受大家喜爱。
2017年,该公司筹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传习基地,无偿向社会开放,并传授古船模制造技艺。据悉,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是大福古船模制作的核心技术之一。2010年,该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间收藏家打造“海丝”主题博物馆
2016年4月,海丝古玩艺术交流中心揭牌,该中心坐落于泉港区前黄镇片区,占地18亩。该中心收藏有古建筑构件马、羊、虎、豹、狮子等动物肖像及各种佛像等;有隋、唐、宋、明、清及民国等各个时期的石头艺术品上万件和各种民间瓷器、杂件上千件;还有百年以上野生盆景上千盆,种类主要有榕树、黑松、朴树等,其中不少盆景荣获亚太及全国奖。
“我们还将在收藏数量和品质上再下功夫,争取建成泉港区首个民间历史博物馆,为泉港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交流平台和文化积淀。”泉港区海丝古玩艺术交流中心董事长林宗辉说,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特别是在宋元时期与世界各地商贸交流十分频繁,留下众多海丝古玩,成为这段辉煌历史的实物见证。
为了进一步提升泉港文化对外传播力和影响力,该区大力扶持《番薯浇米》《极品师徒》等具有泉港元素的影视作品创作,鼓励和吸引有实力的文化公司在泉港投资设立影视公司。其中,《番薯浇米》获评平遥国际电影展“发展中电影计划·无限自在”等多项荣誉,并入选德国慕尼黑电影节。
“千年海商聚落”成为文旅亮点
泉港区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建设惠屿交通码头和沙滩整治工程、海丝土坑村海商聚落文化旅游开发项目、峰尾古城启航酒店等一批重大项目,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海丝土坑村海商聚落是泉州“海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泉港区后龙镇土坑村境内,现存明清建筑27座,并有保存完好的码头、集市遗址等17个文物保护点,还有各类石刻、石碑、石雕等,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面对珍贵的海丝遗存,泉港区委区政府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全力以赴推动环境整治和保护修缮,邀请著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阮仪三团队编制土坑村发展规划,国家权威机构编制《土坑村环境整治设计方案》。
“泉港通过启动海丝土坑村海商聚落文化旅游开发项目,立足土坑村、独特的海丝文化和‘千年海商聚落’三个独特的特点,加强与海丝沿线国家及地区的文化交流合作,打造‘海’字号文化特色品牌,推动全区文化产业和旅游发展。”泉州市泉港区文旅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施茂春说,如今,该项目已从文化遗产保护修缮向文化旅游开发华丽转身,现年接待游客已超5万人次,有力地促进了海丝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记者 陈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