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中小学课本全面更换为“部编教材” 高中将在三年内投用

泉州晚报

新学期来临,泉州市初中和小学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全部使用新教材,启用“部编教材”。事实上,从2016年秋季开始,我市各中小学起始年级就陆续开始使用“部编教材”,今年秋季起,其余年级也全面更换,至此,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年级都使用“部编教材”,教材“一纲多本”的时代正式终结。

新旧教材封面、内容都不一样。

“部编教材”更方便学生学习

“部编教材”是指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也称“统编教材”。从2016年开始,我市开始启用“部编教材”,至今小学一、二、三年级,初中阶段皆已经在使用,本学期主要是更换四到六年级的语文、道德与法治教材,实现全面更换。

“‘部编教材’吸收了其他教材的优势,更加方便学生学习、更有利于老师教学,促进学生爱学习、会学习,引导学生爱语文、对语文学习感兴趣。”市教科所小学教研室主任刘香芹告诉记者,“部编教材”站在之前各套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更加注重语文核心素养,侧重语文学习方法和策略引导,包括阅读、习作的指导。

四、五、六年级突然更换新教材,有些家长担心是否会出现衔接问题?刘香芹表示,语文是非限性的学科,语文思维开放多元,知识融会贯通,新教材只是更注重学习方法,学生不用担心衔接问题。对于老师而言,我市采用现场培训和网络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层层展开培训,让老师对新教材有深入的了解,做好教学衔接准备。

“双线组元”教学目标更明确

与以往的教材相比,语文部编教材体现了哪些方面的创新?从事语文教学十多年、泉州市实验小学教师黄唤英分析,部编教材的封面设计独具匠心,编写理念、编写内容和编排体例也不同。

在封面设计方面,每册教材的封面上都画有三至四个人物,这些人物在特定的场景中活动,如在野外放风筝、和奶奶学包粽子、跟爷爷学做脸谱……封面传递给孩子们的是快乐、求知、合作的思想,蕴含浓厚的中华文化气息。

在编写理念方面,部编教材将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按照“整体规划、有机渗透”的基本思想,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对国家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发挥语文课程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作用。突出革命传统教育,注重家国情怀的培育。如选编了《延安,我把你追寻》《梅兰芳蓄须》等。

在编写内容方面,部编教材采用“双线组元”,以宽泛的人文主题将单元课文组织在一起,同时将语文基本要素,包括必需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分布在各个单元,形成一条贯穿整套教材的显性线索。以语文训练要素作为主线、明线,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直接体现在单元导语中,课后思考题围绕单元训练要素来设计,教学目标更明确,可操作性更强。

在编排体例方面,部编教材与课标的体系相吻合。构建了“三位一体”的阅读指导体系,尝试“1+X”阅读,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教材富有时代性和生活性,贯穿学语文与用语文的理念。如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设置了《我的发现》《展示台》《交流平台》《快乐读书吧》等栏目。

高中“部编教材”三年内投用

道德与法治、历史的“部编教材”又体现了哪些特点?据有关人士介绍,道德与法治教材按照由近及远、由浅入深、螺旋上升原则,从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生活场域逐步拓展,突出德法兼修,强化实践体验。初中教材共12册,教材共6册,小学涉及30多部法律法规,初中涉及50多部法律法规、6部条例和司法解释,六年级和八年级设置了法治教育专册。此外,教材还有国家主权意识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主题,并专门设置了中国梦、总体国家安全观等专题。

历史教材也进一步加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涉及历史文化名人40多位,科技文化著作30多部。教材系统介绍了中华民族近代斗争史,突出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建立和不断发展的历史,分别介绍了40多位老一辈革命家以及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革命英雄。同时教材还注重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国家主权和海洋意识教育、国际理解教育。

此外,记者了解到,高中语文、思想政治、历史的“部编教材”,也于今年秋季开始在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海南、辽宁6个省(市)率先启用,并将于2022年之前在全国投入使用等。

相关链接:

语文部编教材 有哪些具体变化

语文教材的变化,是所有家长、老师关心的问题。对于这次语文教材的改革,教育部统编本、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表示:首先是阅读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现在是9000字,将来可能增加到1万字。其次,阅读题量也增加了,今年的题量,不是题目的数量,是你要做完的题的体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

变化1:

打破传统的学拼音再学汉字。以语文科目为例,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共安排了2个识字单元、2个汉语拼音单元和4个课文单元。与以往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先学拼音再学汉字不同的是,此次统编语文教材打破传统,让孩子们在学习了“天地人”“口耳目”“金木水火土”等一些常用字之后,再进行13个课时的汉语拼音系统学习。

变化2:

传统篇目增多。语文教材不仅书本大了一圈,由原来的16开本变为A4大小,传统文化的篇目也大大增加。

小学阶段:

优秀古诗文增加55篇,占所有篇章的30%,增幅高达80%!

初中阶段:

古诗文篇章高达51.7%!

古诗文体裁更加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

革命传统教育篇目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小学选了40篇,初中29篇。鲁迅的作品选有《故乡》《阿长与山海经》等9篇。这一次教材改版,传统文化的内容大幅增加,是一种创新,更是对传统的亲近与回归。

变化3:

倡导亲子阅读。新教材对家长提出最大的“要求”莫过于“和大人一起读”栏目,把亲子阅读编入教材,让家长参与到教学教育中来。

变化4:

侧重阅读。注重综合和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未来,对于语文的教学,老师们或会注重课程方面的整合和改变,将会引导孩子们进行跨学科学习和项目式学习,更符合对孩子全面能力的培养目标。

变化5:

要在教学中落实名著导读。新编语文力图让“教读”“自读”,加上“课外导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像研读阅读课文那样来研读推荐名著。

要把个人的阅读偏好搁置起来,用心阅读、欣赏每一本推荐名著,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还要在学期教学计划中安排适当的课时,从时间上保证、落实名著导读。(聪虹 辑)

[责任编辑:黄如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