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中院电子文档中心:无纸办案 电子送达千里

泉州晚报

全国法院系统首个电子文档中心在市中级人民法院成立运行一年——

无纸办案分秒间 电子送达千里外

工作人员忙碌着将纸质文件扫描录入电子文档管理平台

办理一件案子,卷宗材料堆积如山,当事人难寻,文书难送达……这些司法工作的痛点,随着去年7月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成立全国法院系统首个电子文档中心后,得到了有效破解。“通过电子嵌入、再造流程,推进审判机制改革与信息化建设的深度融合,真正做到便民利民。”市营商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这样评价,并号召推广该经验做法。这背后有何奥秘?时值电子文档中心“周岁”之际,记者前往一探究竟。□记者陈林森 通讯员洪美玲 文/图

“今年办了40多个案件,从未接触纸质材料”

走进电子文档中心负责人洪清波的办公室,办公桌上竟无“案卷高筑”之景,令人疑惑。

“从今年初到现在,我已经办了40多个案件,一份纸质材料都没接触过。”洪清波会心一笑,打开电脑登录电子文档管理平台,告诉记者奥秘就在这里面。只见他轻击键盘,不到3秒钟时间,系统立马一键生成了12份加盖有法院公章的文书,并自动指定派给相关人员。按照传统的办案流程,这12份文书从行文到盖章起码需要10分钟以上,现在不过分秒之间。目前,市中级人民法院有八到九成的民商事案件实现了格式文书批量生成、批量盖章。

洪清波认为,良好的营商环境,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公开透明。推动成立电子文档中心的初衷,就是要让法院办公所有纸质文件实现电子化,让参与人在每台电脑、每部手机、每个窗口都可以获得完全被信任的电子文档,规范、便捷、高效办理各类诉讼事项。从去年7月开始,电子文档中心将文书盖章、文书打印、统一收转、集中扫描、集中送达、司法公开等涉及文件形成或接收的岗位集约化一站式办公、流水线协同作业。换言之,电子文档中心就像个“物流中心”,所有纸质文件全部流转到该中心,第一时间扫描变成电子版,上传到平台上,案件的参与者就像查询快递信息一样方便,在网上即可查阅调用相关资料,无需再耗费大量的复印纸张,也无需再捧着一大摞卷宗来回奔走。

如今,包括民商事案件卷宗、内部文书等在内,95%的材料一天内同步生成电子版,今年以来光电子文档中心扫描、编目的页数就有54万页之多。利用电子卷宗进行无纸化办案,有效缩短了程序性问题的处理时间,大幅减少了为拖延时间滥用诉权的案件。今年前7个月,仅管辖和民事按撤诉处理案件就同比分别下降了29.03%和35.54%。

“一键发起送达,随时随地可了解案件信息”

9日上午,正在办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北京盈科(泉州)律师事务所律师吴萍达来到电子文档中心补充提交一些材料。工作人员接过材料,旋即扫描录入电子文档管理平台。不过几分钟,事情便办完了。此后,吴萍达即便身处千里之外也能第一时间收到法院的短信或电话通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登录司法公开服务网查阅卷宗、了解案情进展。

这项名为“电子送达”的科技,是对电子卷宗的有效利用。洪清波介绍,传统的司法送达通过EMS邮寄,从“送”到“达”不但要花掉不少时间成本,还产生一定金钱耗费。更令律师、当事人烦恼的是,他们常常还需要当面到法院或者通过电话咨询,不断追踪材料是否顺利抵达经办人员手中。为此,去年市中级人民法院持续开展送达信息化工作,以电子卷宗为基础,一键发起送达,集成了电子、电话、短信、邮寄、委托、公告等所有送达方式。实施全面且优先的电子送达方式,要求所有送达,除被羁押的受送达人外,第一步均采用电子送达方式办理,同时电话和短信通知提醒签收。当事人或律师等诉讼参与人可通过司法送达网凭账号密码登录查看和签收;打通统一送达系统与司法送达网公告送达栏目,为工作人员提供了便利,为当事人节省了2000多万元公告费。

“法院把科技对生活的便利带到了司法领域,也提高了审判效率。”吴萍达有感而发。诚如其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全市法院民事一审和二审的平均审理天数同比分别缩短了7.83天和20.3天。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