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开展淘溪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淘溪重现好风光

泉州晚报

每天清晨5时,南安金淘镇金淘村的90岁老人黄天远,都会准时到家门口的新来生态公园散步。抬头望天,不时有水鸟飞来,盘旋在紧邻公园的淘溪上空;放眼四周,青山、绿水、农田、民房相映成趣,田园风光尽收眼底。

淘溪流域重现山水交融的田园风光

去年以来,南安启动淘溪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提升淘溪流域水质。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治理,今年1—7月,淘溪流域的水质均达到Ⅲ类,治理成效显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淘溪流域:田间劳作的农民,转身便惊起一群白鹭;溪边散步的村民,时常可见跃出水面的鱼儿……

对症下药 开展淘溪综合整治

淘溪发源于金淘镇和眉山乡交界处的朝天山,全长22.63公里,自西向东贯穿金淘全境,可谓金淘人的“母亲河”。

过去,淘溪及其支流的水质清澈。回想起儿时在溪里抓鱼摸虾的场景,金淘镇政府工作人员黄田彬记忆犹新——淘溪戏水,是童年快乐时光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淘溪流域周边出现养殖业污染,以及工业、农业、生活污染等多种生态环境问题,原本生态基础薄弱的淘溪“病了”。

去年,南安全面启动淘溪综合整治,一方面从源头抓起,严查工业污染、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养殖污染,另一方面,推进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实施截污、生态修复等系列工程。

南安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生活污染整治为例,总投资超千万元的金淘镇污水管网项目已完成一期建设,淘溪全流域建成24座农村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统一委托第三方负责日常运行管理。今年,相关流域还将建设3座农村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此外,流域范围内,累计新建2251个农村三格化粪池,配合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成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有效补充。

针对养殖业造成的污染,南安重拳打击畜禽养殖污染点,关闭取缔禁养区养殖场。对规模养殖场,除了严格监管,还督促企业按照环保设备规范,完成污水处理设备标准化改造,通过日常巡河防止死灰复燃。

巧建公园 群众成义务监督员

通往金淘镇盖溪村的主要干道边上,是淘溪的重要支流——盖溪。由溪流形成的湿地,成为观鸟爱好者的“圣地”。白天,大批水鸟栖息于道路一侧的大片原生山林中,密密匝匝的鸟儿,几乎将树枝压弯;傍晚,水鸟飞到湿地上觅食、戏水。

整治后的淘溪流域,生态环境大大提升,出现水鸟已经不是新闻。可这么大批量的水鸟集中现身,还是令人啧啧称奇。

金淘镇党委副书记卢伟锋说,生态修复是淘溪整治的重要一环。然而在启动整治后,参与的镇干部们发现,许多村民对于污水处理设施存在误解,将其与脏、乱、差联系在一起。经过换位思考,工作人员决定拿出金淘村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试点改造。他们在污水处理设施周边建设新来生态公园,公园内的污水处理设施,外立面与亭子、假山的风格巧妙呼应。金淘镇卫生院则在污水处理沉积池上方,修建了一片绿地。

公园建成后,成了附近村民争相“打卡”的地方。自家房子正前方建了公园,更是让黄天远笑得合不拢嘴。一看到熟悉的村民到公园里散步,他就端出茶盘,招呼大家到家里喝茶、聊天。

试点成功之后,其他地方也纷纷效仿,把污水处理设施与公共绿地有机结合的做法,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现在,群众成了污水处理设施的义务监督员。一旦发现藏身在绿地、公园里的污水处理设施出现停转,他们会主动打电话,反映故障情况。”卢伟锋告诉记者。

南安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淘溪的生态修复工作,紧抓河道修复三道“命门”。岸上筑堤,如正在实施的淘溪肖厝坝至水口桥河道治理工程,综合整治河流长度4公里,已完成挡墙浆砌1585米、堤岸填筑1400米、清淤1125米。水下清淤工程进展顺利,淘溪河道清障清淤达5.2公里,目前,清淤清障工作已全面完成。镇区污水收集工程正在逐步推进,投资约500万元的支管网一期工程已建设完成,铺设长度4.14公里,计划投资550万元的二期工程,目前正在建设中。

泉州晚报记者 蔡紫旻 通讯员 陈鑫炜 尤炳源林劲峰文\图

[责任编辑:黄如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