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卫健委对外通报了福建省2019年6月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全省上月共报告各类传染病发病24984例,死亡40人。值得关注的是,报告死亡的传染病除了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外,流行性感冒也出现在了报告死亡的传染病病例中。
7月可能多发疾病为
重点关注:登革热;
一般关注:风疹,食源性疾病(细菌性食物中毒和毒蘑菇中毒),百日咳。
【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
登革热预防最主要是要做好灭蚊、防蚊和清除蚊虫滋生地。做好家居清洁和环境卫生,翻盆倒罐,定期清洁家居环境积水。同时,预防蚊子叮咬。
【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易感年龄多见于学龄前儿童。风疹暴发主要发生在高初中人群。
感染风疹病毒后,早期以低热症状为主,随后出现浅红色丘疹,并迅速遍及全身,常伴有耳后淋巴结肿大。
传染源:患者,包括亚临床型或隐型感染者。患者在出疹前5~7天到出疹后3~5天的患者都具有传染性,起疹当天和前一天传染性最强。患者的口、鼻、咽分泌物以及血液、大小便等中均可分离出病毒。
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传播。
隔离治疗:如果出现发热、皮疹的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如果被诊断为风疹,应避免与周围人接触。
风疹患者通常病情轻微,但是,孕妇患风疹后,可导致胎儿死亡或者新生儿的先天性出生缺陷。免疫接种是预防风疹的有效方法。目前国家免疫规划程序为儿童在8月龄接种麻风疫苗和在18月龄接种麻腮风疫苗。未接种风疹疫苗的人群,特别是女性应在备孕前尽早自愿自费接种含风疹疫苗。
【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以气候炎热的季节发生较多。通常是由于进食被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而致病。
几乎所有的食品都有被细菌污染的可能。较常见的有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等。
细菌性食物中毒属于食源性疾病,因此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应注意“食品安全五要点”:保持清洁;生熟分开;烧透煮熟;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
【蘑菇中毒】
毒蘑菇是指可使人或动物中毒的一类大型真菌。很多毒蘑菇和食用菇外形相似,仅靠肉眼和根据形态、气味、颜色等外貌特征难以辨别,很容易误食引起中毒。
毒蘑菇中毒无特效药,避免食用是关键,做到不采、不食用不认识的或从未吃过的蘑菇。
【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婴幼儿多见。因病程可以长达2~3个月,故名“百日咳”。临床特点是咳嗽呈进行性加重,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终止时伴有鸡鸣样回声,咳嗽剧烈时伴面色通红或者发绀,甚至会窒息,抽搐发作。
传染源:患儿、隐性感染者和带菌者。传染期从潜伏期开始至发病后6周。尤以潜伏期末到病后的2~3周内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家庭内传播较为多见,间接传播的可能性小。5岁以下及新生儿易感性最强。病后不能获得终生免疫力。冬春季节多见。
及时治疗:如果宝宝出现了反复阵发性咳嗽、发作性紫绀等情况,应首先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一旦确诊了百日咳,应该及时进行正规治疗。
预防:(1)孩子出生后满3,4,5个月时接种百白破疫苗,一岁半时加强一次。做好按时、足量和全程接种百日咳疫苗,可以起到预防作用。(2)流行季节请勿到人群密集的场所,避免交叉感染。周围环境有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尽量戴口罩进行呼吸道隔离。
(东南早报记者赖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