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湖海 年年有鱼 泉州举办2019年“放鱼日”活动

泉州晚报

6月10日,我市在泉州湾湾外海域举办2019年“放鱼日”活动,现场放鱼92万尾。(陈英杰 摄)

每年的6月6日是“全国放鱼日”,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为提高全社会渔业资源保护意识,优化海洋生态环境,昨日我市举办以“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放鱼日”活动,现场放鱼92万尾,为渔业增效增添活力。

上午8时40分许,市领导康涛、王永礼、李转生、肖汉辉和市直部门、丰泽区相关负责人、海洋环保志愿者一行登上中国海监8003船,驶向泉州湾湾外海域。船上数口大桶中,等待放流的黑鲷鱼苗活蹦乱跳,平均体长在5厘米以上,体格健壮。9时许,放流活动正式开始,大家纷纷将鱼苗倒入船舷外侧临时安装的导流槽,鱼儿们顺着导流槽飞奔而下,欢快地游向大海。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工作。自2015年成功举办首个“放鱼日”以来,我市每年都举办“放鱼日”活动,鼓励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保护海洋环境生态,促进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据统计,“十三五”至今,我市已在各大海湾、主要流域开展多场增殖放流活动,累计投入1449.1万元,放流渔业苗种15.5亿尾。今年,我市计划投入增殖放流资金512万元,增殖放流鱼、虾、贝苗种3亿尾(粒)以上。

据悉,每次增殖放流之后,项目实施单位均组织技术人员对放流水域鱼苗生长情况进行后续跟踪观测,同时向放流水域捕捞渔民和周边群众调查了解情况,掌握增殖放流效果。近年来,增殖放流效果初步显现,鲷科鱼类等物种资源量显著增加,泥东风螺已成为沿海讨小海渔民的重要收入来源,特色品种西施舌种群数量恢复明显。同时,鲢、鳙鱼类增殖放流有效消减氮磷,改善生态环境,抑制水华发生,对内陆水域有明显的生态效益。

 (泉州晚报记者 郭雅莹)

[责任编辑:黄如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