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多措并举激励干事创业 “两个优先”用干部逾85%

泉州晚报

近年来,泉州市从培养、考核、选拔、保障、问责等干部管理全链重要环节入手,多措并举激励干事创业、担当作为。其中,坚持实施“两个优先”(即优先使用“好”班子推荐的干部,优先使用评价“优秀”的干部),一大批优秀干部被提拔使用。□泉州晚报记者 孙灿芬 蔡紫旻

培养

900多名干部冲向“急难险重”

在干部培养环节,我市建立干部挂职锻炼档案,搭建锻炼平台,采取“下派、上挂、异地”等方式,先后选派900多名干部到急难险重的岗位挂职锻炼。

同时,从业务素养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列出责任清单,制定包括组织“短小精专”专业培训、加强实践磨砺、分类施策个性化培养、“领导帮带”等措施。

考核

“担当作为”占主要权重

以实绩论英雄,我市把“担当作为”作为干部量化考核的重要内容,构建让实干者脱颖而出的考核评价体系。

围绕全市“五个一批”活动周、项目招商、强基促稳、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市委组织部还将项目攻坚一线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主战场,分“好中差”晾晒,招商、征迁表现好的,对集体给经费奖励,对个人“3表扬+1表彰”,即“大干40天、比拼开门红”、年中、年底3次通报表扬,全年优中选优,记三等功或嘉奖。

选拔

“两个优先”用干部

在选拔过程中,我市始终坚持“两个优先”用干部。统计显示,2016年换届考核以来,全市被评为“好”的34个班子中,有31个班子培养推荐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占91%;被评为“优秀”的109名干部中,有94人得到提拔或重用,占86%。

此外,全市还大力落实“一线倾斜”“使用老黄牛”等原则。2018年以来,有39名县乡干部得到提拔重用;南安市抽调36名后备干部到“泉州芯谷”产业园开展征迁工作,34名得到及时提拔使用。今年以来,市委提拔使用的30名干部中,有12名为“老黄牛型”干部,占40%。

保障

向基层优秀干部倾斜待遇

优待基层干部,出台关心关爱基层干部“十条意见”。2019年推荐上报的福建省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先进典型,一律从“项目攻坚2018”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中产生。放眼各地,晋江市以干部工资总额的20%作为上限,专门切出一块资金作为镇(街道)年底绩效奖励,最高奖励和兜底激励相差一倍。南安市建立偏远乡镇干部定期交流机制,对在山区乡镇任职满一定年限、表现优秀的干部,分批次、有计划地安排到市直机关或离家庭住地较近的乡镇(街道)工作。

此外,还通过柔性处理、合理容错等措施,强化组织为干部担当负责,引导干部心无旁骛“撸起袖子加油干”。

问责

去年以来已查处184人

正向激励加强的同时,反向约束也得到强化。

2018年以来,我市开展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集中整治,全市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86起184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3人,公开通报曝光典型案例4批6起。

此外,对换届后考评被定为“差”的37名县(市、区)党政班子干部,由市委组织部部长和县(市、区)委书记一同逐一谈话提醒;对表现差、影响不好的干部,视情况综合采取函询、诫勉和岗位调整交流、改任非领导职务等组织处理。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