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草共生的生态茶园建设在安溪已是常态。融生态、文化、技术、品牌,安溪还积极发展从一产接“二”连“三”的六产——茶庄园。图为4月20日,云岭茶庄园,开茶节的举办进一步激活文化内核,带动名牌知名度。(陈小阳 谢伟端 刘伯怡 摄)
铁观音春茶采收已近尾声,但铁观音的热度和特色发展路径探索持续在线。
本月初的上海,2019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安溪铁观音连续第四年名列全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第一。
在铁观音故里安溪,从一个产茶重镇的生态变迁,一座茶庄园的业态探索,再到一位制茶大师的心态转变,记者从三个不同侧面案例的感触采访中发现,这个曾以营销推介、制作技艺、产业链延伸等各环节创新引领全国的产茶县,如今正以优生态、新业态、正心态的“三态”融合更新,在深化茶产业可持续发展中又一次走在前面。□记者 孙灿芬 陈林森
“黄土高坡”践行“两山理论” “中国茶叶第一镇”逾1亿元整治生态
安溪感德,铁观音重要发源地和主产区之一,被誉为“中国茶叶第一镇”。 “管好自家茶园,就有机会抽取摩托车、小轿车。”今年3月底,感德的茶农迎来这个好消息。为进一步修复茶园生态,感德镇出台正向激励措施,自觉实行茶树休采留高、茶园梯壁留草,以及全面禁止使用除草剂、全面禁止购买销售和使用限用农药规定这“两留两禁”政策的,村集体考评前六名,每个奖励2万元至5万元;抽取31名幸运农户各奖励摩托车一部,1名幸运农户奖励小轿车一台。4月19日,首轮村农户幸运儿,已从自愿报名执行政策的458户茶农户抽取产生,第二轮抽奖按计划将于年底举行。“这是感德对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的特色实践。”镇长林清杰说。
这样的特色实践,在感德并非首次。
感德出好茶。受经济利益驱动,感德人一度毁林种茶,又因错误种植理念矮化茶树,导致不少茶园视线所及地表裸露,感德一度被戏谑为泉州的“黄土高坡”,感德茶也被爱茶人叹息说“观音韵轻了”。
好山好水才能出好茶。力促生态回归,安溪县委、县政府下决心、出重拳,感德也在发展中反思,并以“茶叶第一镇”的担当展开探索。2016年,开全省全国先河,在35座茶山试点“山长制”,建立起从镇长到村主干到专职管护的系统生态管理制。
数据显示,这一创新制度推广实施,并结合水土流失治理、高速两侧茶山生态修复等系列工程,感德近年整治生态各项资金总额超过1亿元。如今,从莆永高速感德段进山,沿线秃山重披绿装,观音韵也在好生态的滋养里涅槃重生。
“感德是全县缩影。安溪优生态的努力,说明我们面对铁观音这棵神奇植物,从索取到反哺的醒悟和转变。”茶都集团董事长陈加勇说。
国有茶场探索“茶庄园+” 云岭流量手法打造“六产”典范
好生态为底色,安溪又以新业态强活力。
多年来,从茶机械、茶电商、茶叶深加工,茶叶创新营销,到茶歌茶舞、茶礼仪文化规范梳理和普及推广,安溪无不引领风气之先,延伸了链条,做大了市场,提升了影响,为全国产茶县竞相学习。
其中,以国际视野开启的茶庄园模式,逐渐展现持久深远的生机活力。据悉,这一模式,安溪当年在全国首吃螃蟹,学习借鉴法国葡萄酒庄园模式,在茶业界首次打通“一二三”产,形成从一产接“二”连“三”的“六产”新业态。面向不同客源,安溪还因地制宜,评选多届“十大金牌茶庄园”、“茶香人家”,促生态、文化、品牌、技术融合,带动茶文化主题旅游发展。
“立足好基础,安溪近年又以流量经济新概念、新手法,将‘云岭茶庄园’成功打造为大型茶业综合体,也再次升级了茶庄园模式。”安溪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谢锦欣说。
位于安溪芦田镇,云岭茶庄园前身为国营芦田茶场,坐落于高海拔的紫云山脉,占地1800亩。探索“茶庄园+”,从去年开始,云岭生产基地推行自然农法造好茶,展示空间挖掘国有茶场知青文化,融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新中式风格,生态景观融入樱花等彩林种植,营销推广植入开茶节大事件,并结合长假节点,以拍照晒圈赢奖金的手法带动人气。综合施策下,老茶场变身新“网红”,成为安溪乃至全国产茶县茶旅融合发展的潜力IP。
不仅如此,云岭还以点带面,带动芦田、西坪等周边区域发展。“乡里配套建设森林人家,还根据紫云山原始森林、水域等资源,开发两天一夜乡村游。”芦田镇党委书记赵金忠说,因地处偏远,芦田以前鲜有外客,现在省内自驾游客纷至沓来,茶旅带动乡村振兴路径日益明晰。
茶人回归匠心理性 大师立志做有情怀的传承者
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茶人队伍“我心所向”。可喜的是,从茶业万人培训到成立茶学院,再到百万重奖制茶大师,安溪县委县政府人才引领,倡导匠心和理性回归;从赚快钱,到做事业,再到当铁观音的传承发扬者,安溪茶人队伍心态也在正向变化。
出生于1967年,刘金龙既是茶人佼佼者,又是风向标。祖祖辈辈都是茶农的他,少时就进入生产队做茶。上世纪八十年代,紧跟市场经济风潮,在广东开起茶叶店,当上茶老板。2007年,喜欢研究制茶技艺的他,干脆回到家乡龙涓,包茶山、做茶场。在当时省派驻村挂职党支部第一书记严小明带领下,刘金龙担任技术总监的举源茶业合作社,统一“管理、生产、销售”等环节,实现规模发展、抱团致富,于2012年和2015年两次获评全国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倾心制茶,过去十年间,刘金龙先后摘取中国安溪铁观音制茶师大赛第二名、安溪铁观音制茶工艺大赛第一名、首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第三名、第二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第一名四项高含金量的荣誉。“但多年从业,我领悟最深的是,好茶的源头就是茶园管理,就是好生态。”践行这一理念,他的举源茶叶基地,稀植留高、茶草共生成为改善生态和土壤的“规定动作”。
“做有情怀的传承者,就是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下一代还可以在这片土地上种出好茶,还能以好口碑卖出好茶。”因此,刘金龙坚持优良生态种植、传统技艺制作,也坚持价格理性,既不虚高也不贱卖,“不卑不亢、用心用情才能走得更远”。
这样的责任担当、理性思考,不仅见诸独立茶人,也涌动在安溪茶企经营管理者中间。铁观音品牌价值“四连冠”甫一传来,八马茶业副总经理林荣溪,即以“安溪茶业二次腾飞正当时”为题,着眼全产业链发展系统写下十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