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住建局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严查沙霸搬霸渣霸

东南早报

■东南早报记者 龚翠玲 通讯员 张亮平

去年以来,按照中央、省、市关于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决策部署,市住建局紧紧围绕建筑业市场、房地产市场、物业小区管理、工程用车、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等五大关键领域,将行业监管与专项斗争相结合,在住建系统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集中整治一批行业乱象。2018年,全市共检查在泉住建企业980家,约谈企业35家,立案处罚5家;149家企业被列入“红榜”,43家企业被列入“黑榜”,其中失信行为情节严重的10家企业被列入“黑名单”,行业监管影响力有效提升。

紧盯“渣霸” 查处渣土车违规441起

结合市扫黑工作部署,市住建局紧盯重点领域和环节,加强乱象整治。

物业管理方面。重点排查处于中心市区及城乡接合部近两年新交付使用的物业住宅小区。市、县住建主管部门累计出动420余人次,巡查物业住宅小区358个,对有问题的28家物业企业进行通报和信用扣分,限制参与招投标、评先评优;对涉嫌参与“沙霸”“搬霸”活动的3个小区项目全市通报、记入不良信用记录,责令涉事企业退出服务;对情节严重涉嫌犯罪的3名从业人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建筑渣土清运方面。“渣霸”是建筑渣土处置领域的黑恶势力和行业乱象,围绕违规设立消纳场、哄抬土方价格等“渣霸”整治重点,开展层级督导,全市累计查处渣土车违规行为441起,行政罚款36.6万元, 5家企业和107辆违规渣土车、56名违规驾驶员记入渣土车管控平台“黑名单”。

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方面。2018年以来,累计排查项目1239次,排查施工企业1104次,检查在建项目50个。查处投标文件雷同24起,涉及投标保证金2323万元,已向公安机关移交第一批“雷同”电子投标文件40份,涉及项目14个。

村镇建设管理方面。联合市纪委驻住建局纪检组,成立4个专项督查组,对骗取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格和补助资金,诱骗、逼迫农户上缴回扣等问题组织专项实地督查。截至目前,发现的44条疑似问题线索全部整改完毕。

房地产市场方面。组织开展房地产市场检查75次,检查开发企业213家、中介机构149家,约谈15家,对2家开发企业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立案查处。对涉及房地产项目的房屋征迁,加强“双随机”检查,将采取停水、停电等暴力征迁手段的行为直接列入认定不合格范畴,促进各房屋征收服务机构规范征收服务行为。

创新网络信息化监管手段 提升监管效能

为了对住建行业市场主体和中介机构进行科学管理,市住建局积极探索网络信息化的行业监管手段,有效提升监管效能。

研发“泉州市住建行业市场主体和中介机构信用管理平台”。分类设立15个行业市场主体和中介机构管理平台界面APP,对各市场主体和中介机构的信用情况实行信息化、动态化考评管理,并形成季度检查通报和半年信用排名公示。

研发泉州市建设工程项目“双随机检查”APP并投入使用。执法人员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查时可直接应用APP查询项目相关信息和历史检查记录,对检查现场存在的问题进行上传、签字确认检查结果等,有效提升日常监管效能。

上线运行电子投标文件“雷同”认定系统。组织各地住建部门开展施工招标电子投标文件“雷同”情况摸排工作,主动移送有关部门,系统上线以来,该局会同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摸排出各县(市、区)存在“雷同”投标文件24起,涉及项目14个,已向公安机关移交第一批“雷同”电子投标文件40份。

在全省率先推行桩基检测现场视频监控。对检测过程进行实时跟踪,有效确保检测报告的真实性,有效提高检测水平。2018年,全市房建项目静载检测5873根,检测不合格桩仅48根,今年要求静载检测安装视频监控以来,全市房建项目静载检测1211根,检测不合格桩已达43根。

下一步,市住建局将从提高线索摸排的覆盖面和成案率、增强行业治乱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扫黑除恶的自律性和执行力三方面,进一步推进扫黑除恶工作向纵深开展。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