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间翻看到一些有关公路修筑的“珍藏版”老照片:
黑白的照片底色、质感粗糙的棉袄、轮架有些变形的二轮小推车、堆叠在一起或四处散落的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石块,充斥着浓重的历史年代韵味,勾起了我儿时曾坐在拖拉机后斗“啪啦啪啦”龟速行驶在路面凹凸不平的乡村公路上时被颠簸得有些发懵的回忆。
有多少和我年纪相仿的朋友们已在时光飞逝中淡忘了那种体验?年龄较小一些的可能甚至没体会过那种被颠簸得胸闷头晕的痛苦。这都是得益于,在那之后没几年,神州遍地开始留下中国现代公路网快速发展的脚印。想到这里,心中油然而生不少感慨,但是感慨之余,更多的是感动。
是啊,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我国的发展突飞猛进,国家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相较前辈们,“九零后”差不多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了,国家物资充足,生活条件好,不用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磨难”,是祖国的强大富裕给我们的成长成才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和良好的环境。
泉州的历史源远流长,泉州的文化底蕴深厚。新中国成立70年来,勤劳、智慧、能干的泉州人民秉持着“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在这片热土上默默耕耘、洒下汗水、建功立业。而身为一名公路人,我想读读和公路有关的故事,希望能从公路的发展来见识到泉州发展的伟大历程。
建国以前泉州公路数量少、等级差、不完整,可以说整个泉州境内大部分是泥石土路“当道”,只能勉强维持通车。而且根据当时形势条件和需要,公路建设基本是在原车道、便道上进行修补改造,设施条件落后,路况差。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风力正劲,发展的春风吹拂着整个中国,神州大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要想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公路交通的建设更是迫在眉睫。
“要致富,先修路”,而且闽南人常说“出路出路”,有路才能走出去,有路才能有发展。于是开始了有计划性的公路基础设施建设。
那时因为条件和技术有限,只能借助对数表、算盘、尺子、铅笔来手工完成公路和桥梁的结构计算书,项目的设计历时也比较久。由于缺乏专业的机械设备,大部分要靠民工的勤劳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抡起一把把锄头,埋下一锨锨石子,风餐露宿、披星戴月,纯人力地筑起一段段通往幸福生活的坦途。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泉州公路在一批批公路人的努力下不仅变得宽阔而平坦,还一步步开拓成生态与智慧齐飞的“互联网+”和“旅游+”的现代化公路。今天,泉州公路信息化网络对大长桥隧、复杂路段等路网重要节点和路网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能够随时掌握公路运转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排除隐患。在促进公路系统高效运转的同时,还进一步方便了群众出行,通过公路微信、网站、服务热线、可变情报板等现代化信息载体向社会各界传达出行信息,让群众少走“冤枉路”。“互联网+”公路的创建紧跟时代潮流,是建设“服务型公路”的具体体现,它让公路养护管理更趋科学化,让公路行业更贴近百姓生活。
如今公路建设与管养注重绿色和人文理念的融入与贯穿,不再是只种两排行道树那么单调,沿途的美景能够让人惊喜不已,用人在画中游来形容也不为过。
驻足停车区,手抚公路文化雕塑,绿茵之间点缀着随风舞动的杜鹃花、夹竹桃和红叶石楠。能在这样风景秀丽的公路上行驶,能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休息区小歇一会,旅途变得不再是劳累,而是一种享受。生态公路的建设吸引着更多的游客,带动了公路沿线的旅游业,促进各地交流往来,为泉州经济发展作出不小的贡献,让群众切身体会到生态公路建设带来的“红利”。
平坦舒适的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路面已然代替了坑坑洼洼的沙土路面;专业机械设备代替了小推车;绿树红花代替了杂草丛生。公路的发展故事其实正是泉州发展故事中的一则章节,每一个“真情洒公路,岗位做奉献”的公路人也都是勤劳奋进的泉州人民的缩影。
就要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今天的祖国繁荣富强,但是梦想还要不断延伸,前进的脚步永不能停止。我们泉州人民仍会以不懈奋进、勇创佳绩的姿态担起新时代的责任,继续推进“创新、智造、海丝、美丽、幸福”五个泉州的建设,将历史文化名城的光辉不断照亮。
文:徐伟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