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李冀平,泉州市政协副主席,泉州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副研究员,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福建省海洋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泉州师院客座教授。担任《海上丝绸之路货币与贸易(泉州)》主编、《泉州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执行主编。
泉州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先行区,在推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新时期,重视和拓展泉州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以文明形态的新视角,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泉州学的内涵及其学科规律,认真把握泉州学研究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内在联系,深入开展对泉州学与21世纪海上丝绸的研究,对于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先行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泉州是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重要出发站,要从文明形态的新视角来研究泉州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3年秋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谋和平发展,共商共建共享繁荣的新丝绸之路,携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得到国际社会和沿线国家地区的积极响应和参与。泉州作为国家确定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和先行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挥泉州华人华侨、海洋文化、民营经济、港口资源等优势,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勇于探索实践,积极先行先试,取得阶段性成果和一批早期收获,荣获“一带一路”建设案例城市。
大家知道,二战结束70多年了,冷战也结束近30年了,但今天的人类面临着战争、恐怖主义的威胁,以及贫穷、环境、气候、生态等可持续发展的诸多重大问题的挑战,在世界进入百年之大变局的时期,习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推动人类和平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时代主题的“一带一路”倡议,向世界各国提供悠久灿烂中华文明的宝贵思想财富和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从文明形态上看,包含了草原游牧文明、华夏农耕文明、还有经常被遗忘的中华海洋文明。在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之前,中国先民就已从事活跃的、大规模的海洋活动,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发展,推动了古代中国海洋文化和海洋文明体系的形成,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的有机整体。虽然五千年来中华文明主要是以陆地文化为特征的文明形态,但我国也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海域空间,我国既是内陆大国,又是海洋大国,中国沿海先民在与海洋打交道过程中,逐步认识海洋,学会利用海洋,创造出悠久的中华海洋文化,形成了“牧海耕田”“以舟为车”“以辑为马”的海洋渔猎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及物质的海洋文化内涵。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加快了中原农耕文化与百越土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秦汉以后,大批中原汉民的迁徙,带来了先进的华夏农耕文明,推动了中原文化与沿海闽越海洋文化的交汇融合。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中华文明与域外文明的对话与融合,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和“东方第一大港”的泉州,对外开放和对外友好交往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南北朝时期,泉州港就已经是我国对外交通的港口;唐代中期,泉州港成为“全国四大通商口岸”之一;到了宋元时期,泉州港进入鼎盛时期,与近百个国家密切通商贸易、相互往来,成为中华海洋文明的代表城市和东西方经济文化的聚集地和交汇点,“吞吐四海云帆,鼓荡八面来风”,呈现出“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空前盛况。
意大利旅行家雅各·德安科纳曾在其游记《光明之城》中描绘泉州,“街上有众多的油灯和火把,到了晚上这个城市被映照得特别灿烂,在很远的地方都能看得到。由于这个原因,人们称这个城市为光明之城”,这里“甚至比辛迦兰(广州)还大……它所在的江水又广又宽,滔滔奔流入海,整个江面上充满了一艘艘令人惊奇的货船……有的来自阿拉伯,有的来自大印度,有的来自锡兰,有的来自小爪哇,还有的来自北方很远的地方,如北方的鞑靼,以及来自我们国家的和来自法兰克其他王国的船”。
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也曾于600多年前(1346年-1347年)访问泉州,并在他的游记《异境奇观——伊本·白图泰游记》中称“刺桐港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甚至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我看到港内有上百条大船,至于小船可谓多得不可胜数。”他笔下的刺桐城,更是一座伟大壮观的大城,“以生产锦缎而闻名,并以城名命名叫刺桐缎。这种锦缎比行在缎和大都锦更好”……
南宋泉州市舶司提举赵汝适1225年所著《诸蕃志》,留下了上下两卷、涉及58个国家和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泉州与各国贸易往来的宝贵“海丝”文化遗产。元代航海家汪大渊1349年应泉州府修编《清源续志》而撰写的《岛夷志略》,以他亲身经历记载了两度从泉州刺桐港出发途经200多个地方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记录了泉州与“海丝”沿线各国友好独立交往的历史……
泉州九日山上记载从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至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泉州郡守偕市舶官员为番船祈风、祝福一帆风顺、满载而归的10方石刻,成为我国与亚欧非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浩瀚的文献档案、丰富的文化遗存,一一印证了泉州“开放包容,和谐共存”的历史记忆和丝路精神。
泉州在宋元中国对外贸易文化交流的繁盛时期,为丰富发展中华海洋文明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形成了以中原儒家文明为核心的“蓝色中华海洋文明”,泉州作为宋元我国对外海洋贸易和东西方文化交流对话的代表城市,在海洋文化与海洋文明进程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文明成果。在确立中华海洋文明观方面、海洋贸易方面(如海外贸易政策、市舶管理等)、先进航海造船技术方面、先进的制造业方面、海洋科技发明创造方面、教育与科举选拔制度方面、海洋城市建设方面、东西方宗教文化和谐包容方面、海神信仰方面、海洋民俗文化及文学、音乐、戏剧等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文化文明形态,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发展方面,都展现出在经济发展、社会制度、思想、精神和艺术领域等代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2015年,由国新办主办的“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泉州举行,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会上作主旨讲话时指出,“泉州是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重要出发站,是沿线各国多元文化交汇交融之地,镌刻着中华民族和沿线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永恒记忆”。泉州作为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重要出发站,成为记载古丝绸之路历史的“活化石”,是中华海洋文明的典型代表城市之一,它所展示的独具中华海洋文明特色的海洋文化遗产和海上丝绸之路“刺桐和平精神”的宝贵财富,赋予了泉州学的丰富文化内涵,对今天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具有积极重要的启迪和现实意义,因此,从文明形态特别是从中华海洋文明的视野来认识和研究泉州学,这正是今天泉州学研究必须拓展的新视角和必须承担的历史新课题。
来源:《泉州——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重要出发站》作者 李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