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4月6日讯(记者 张素萍/文 受访者供图)“东南有海奔天涯,淘尽英雄淘尽沙。曾叹帆樯云断路,又惊阛阓雨催花。故乡无处不留笑,客地何人能忘家。道是快哉奚为酒,余生有幸振中华。”泉州知名学者王寒枫仙逝后,他的女儿王慕阳执笔翰墨,遥寄拳拳哀思,并用一首父亲生前所写的“自白诗”,深情回忆父亲对第二故乡泉州作出的贡献。
王寒枫倾注八年心血,终于写成《泉州东西塔》。
带把小提琴随军南下 与泉州结下半世情缘
1928年,王寒枫出生于上海一个贫农家庭,自幼失怙的他很早踏入社会谋生。工作之余,他自学成才,17岁当上小学教师。新中国成立前夕,21岁的王寒枫携一把小提琴,在上海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随军服务团,怀抱赤子之心,来到八闽大地。
1954年起,王寒枫曾参加福建省第一届地方戏曲会演优秀剧目工作,编辑闽剧《炼印》《荔枝换绛桃》,芗剧《三家福》,高甲戏《桃花搭渡》和梨园戏《陈三五娘》等剧本,作品发行远至香港及南洋,备受好评。“爸爸随军南下,经历了剿匪反霸、土地改革等大风大浪,但他依然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王慕阳回忆,1964年王寒枫调到泉州市手工业管理局,从此与泉州结下半世情缘。
八年磨一书 写就《泉州东西塔》
初到泉州,王寒枫就对泉州东西塔一见倾心。当看到德国人艾克和瑞士人戴微密尔合著的《刺桐双塔》时,他心下感慨,“泉州历史文化的研究,却被外国人抢先一步,这对我们的民族自尊心是个很大的刺激”。于是,他决心用中国人的认识和感情,重新研究泉州东西塔。
为此,他实地勘察,攀塔登高品味浮雕艺术,在塔下听阿伯说古怀旧,收集资料,勤做笔记,访问高僧,查阅佛经,请教专家,寻根问底……上世纪90年代初,历经8年的呕心沥血、苦心孤诣,一部集佛学、历史学、建筑学为一体的《泉州东西塔》呈现世人面前。
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人撰写的东西塔著作,从人文和科学的角度“解剖麻雀”,对双塔的营造结构、艺术特色、佛教义理、传说故事、浮雕艺术等进行考究,在许多方面远超前人对东西塔的研究。王慕阳回忆,父亲的作品,赢得人们由衷的叹服:“想不到泉州这两座最具历史内涵的东西塔,让一个外地人诠释得如此全面、透彻,具备这么高的地方历史研究和学术交流的价值……”
辛苦笔耕病缠身 一生勤俭只留满房书籍
“1990年,妈妈因病住院,爸爸也就住在医院陪伴她,有空就伏在病床上撰订《泉州东西塔》。”王慕阳说,因劳累过度,父亲也落下心绞痛病,但他一边带病照顾母亲,一边笔耕不辍。1981年至1996年,王寒枫编写了数十本书及地方文史论文、散文、回忆录,总字数超过160万字。
“父亲一生别无所求,唯有嗜书如命。”王慕阳说,父亲一生从来不懂“享受”二字,一套衣服、一双布鞋总得穿上好几年,他还常常告诫晚辈花钱不要大手大脚,“父亲留给我们的,唯有他视如生命的满书房的书籍!”
“不管遇到什么烦恼和痛苦,父亲总是自己承担。”那时,王慕阳和母亲并不知道王寒枫得了病,“他在我们面前从来一声不吭,有时晚上病痛发作,只能坐到床铺直到天亮,直到实在撑不下去才住院,但为时已晚……”
2004年12月,王寒枫与世长辞,终年77岁。出殡那天,恰逢泉州北门街交通管制,殡仪车队只好从西街行过。或许是天意,让王老最后一次走近东西塔,最后一次凝望魂牵梦萦的巍巍双塔……
亲爱的爸爸:
您老人家匆匆离开我们已十五年了。“寒星陨落文坛惜,枫叶凋零墨客悲”“寒光黯淡星光杳,枫影凄凉鹤影残”,这两幅由清源诗社原副社长张开彭老师,在您灵前含悲挥毫、充满哀婉凄凉的挽联,正是人们对您撒手人寰深感悲痛的真切写照。
爸爸!您大半辈子历经坎坷,受尽磨难,在心灵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痕,但您仍坚守自己的人生理想,对祖国、对人民始终怀有一颗赤子之心。
爸爸!作为一名异乡人,正是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事业的无比忠诚和对亲人的深深挚爱,使您在泉州扎下了根,并为第二故乡作出应有的贡献。
爸爸!您对亲人的爱是那么深挚,却从没想到过要好好照顾自己。记得当初妈妈住院治疗时,病友们看到您对她的照顾无微不至,都感叹不已:“老王,你们下辈子还是要做夫妻啊!”您带病陪伴妈妈走过十几年的路程,这是何等的不易啊!
爸爸!您已“写完自己光荣历史,留给后人优良传统。”您上路时,我在您口袋里放进您毕生最喜欢的笔和本子,您尽可以安心地在另一个世界做您最衷爱的事业吧!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我们永远怀念您!
您的女儿:慕阳 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