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开馆 高质量建设创造福建速度

泉州晚报

2006年6月27日,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举行隆重的竣工开馆庆典。

“筹建规模如此大的博物馆,从选址、立项、设计、基建、装饰、征集文物、布展到开馆,整个过程仅用了一年半时间,创造了我国大型博物馆建设的奇迹。”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筹建处主任庄顺能说,像这样规模的博物馆的建设,通常要三到五年时间。

据悉,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是我国第五座建成的属地国家级博物馆,此前只有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等四座。

□记者 陈智勇

开馆首日上万名观众争睹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坐落于泉州市区西湖畔,占地154.2亩,主体建筑面积23332平方米,是一座反映祖国大陆与宝岛台湾历史关系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集收藏、展示、研究、交流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也是研究大陆与台湾关系史特别是闽台关系史的重要学术机构。

开馆前,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广场上举行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庄绍冰 摄)

1.8万年前陆桥相连的台湾海峡、结茅为屋耕渔为业的生活场景、两岸抵御外侮的历史画卷、闽粤先民渡海居台的开发历程、闽台两地相承相袭的民俗文化……开馆首日,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迎来上万名参观者到场参观。走进综合主题馆,大家被浓浓的“闽台缘”所感染,丰富的文物文献资源、详尽的展示令参观者叹为观止,“气度非凡,美不胜收”。

作为整座博物馆陈列的核心,综合主题馆总面积达3466平方米,按照闽台关系的“五缘”来设计,分7个部分共21个单元、87个项目,文物文献有1500多件。当时,许多参观者这边瞧瞧,那边看看,相机、手机频频举起,一些台胞还饶有兴趣地在展品前合影。由于可看的东西太多,人流在1000多米长的展览线上缓缓流动,远远超过设计的参观时长。

“除了综合主题馆外,还有国际学术报告厅、专题馆、信息及研究中心等。”庄顺能说,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不仅建筑看点十足,展览内容也亮点纷呈,当时共征集、收集、整理各种涉台文物6000多件,其中等级文物129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泉籍旅美艺术家蔡国强创作的“中庭火药爆绘壁画”,通过现代艺术创意让博物馆“活”起来,成为该馆亮点,每位参观者走进该馆最先看到的就是这幅高18米、宽9米的巨作——《同文、同种、同根生》。

开馆庆典系列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还包括《闽台缘》专著首发式、闽台著名画家作品展、闽台民间工艺精品展等。

为了增强宣传效应,中宣部、中央电视台还特意安排在竣工前一天,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广场上,以气势恢弘的博物馆建筑为背景,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心连心”慰问演出。海峡两岸众多明星到场献演,并向全国录播。

高质量建设创造“福建速度”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建设缘于2004年11月24日,中央领导视察泉州天后宫的闽台缘展览室后,当场指示要新建或扩建一座闽台缘博物馆。5天后,泉州市委召开常委会会议,选定新馆建设用地,就在清源山脚下美丽的西湖畔。

庄顺能说,决策快、执行快、保障快、监管快和舆论快是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迅速建成的重要保证和途径,创造了我国大型博物馆建设的奇迹。当时省委主要领导感叹道:“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的建设创下福建速度。”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作为事业性公益工程,中宣部先后6次牵头召开国家多部委专题会议,对工程建设的设计方案、工程资金、文物文献征集、布展方案、名称编制、竣工典礼及央视“心连心”演出等重大事项进行协调;福建省委专门召开两次常委会会议研究建设问题;省委宣传部也召开8次专题会议,对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建设进行指导和协调。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主体建筑设计,充分体现了海峡两岸的人文精神和建筑特色,采用“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使整座宏伟的建筑浑然天成。在各方鼎力支持下,该馆建设从各个环节保证质量,无论是主体建筑,还是内外装饰、暖通、消防、安防、智能化等方面都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技术、最优的材料,确保建成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

在建设过程中,还有很多有趣的细节,比如博物馆的坐向,刻意偏西南18度,充分利用了“天时地利”,使冬季太阳光每天有五六小时射入馆内,夏季却始终不会直射,冬暖夏凉,环保节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馆的中轴线与清源山老君岩、南台岩几乎连成直线,前望西湖,远眺紫帽山,得天地之灵气。

据悉,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开馆以来已累计接待观众1230万多人次,其中台湾同胞70多万人次。该馆还先后被中宣部等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等。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