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原城乡规划局鲤城分局局长郑永年:践行规划理念 守护古城肌理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近年来,泉州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古城保护提升工作,打造“见人见物见生活,留形留人留乡愁”活样本,不仅留住了“根”与“魂”,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慕名而来。
在古城保护队伍里,有一位规划管理工作者和他的团队,立足岗位实际,全力服务保障古城保护和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他,就是泉州市原城乡规划局鲤城分局局长郑永年。
在郑永年的积极组织下,古城保护频频出彩,中山路于2015年获得“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称号,西街和城南片区分别于2014年和2017年获得“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称号。
建立规划体系
为闽南建筑修缮提供“范本”
有人说,古城保护重在传承,贵在创新。对此,郑永年非常赞同,在这一观念驱动下,他勇于创新,推动古城规划体系的建立,主动承担起组织开展古城保护一系列规划编制设计工作:《泉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西街和中山路等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及城市设计等9项法定规划编制工作。此外,他还从政策法规和技术管理规范入手,积极参与《泉州中山路骑楼保护条例》草案的起草和论证工作;组织开展古城范围内传统民居建筑普查及数据库建设等多项工作;组织编制《古城传统建筑修缮技术导则》,从规划方面为古城传统建筑修缮提供规范“范本”,目前已完成方案并组织专家评审。
“古城保护有许多遵循,如传统闽南建筑要保留和保护坡屋顶、燕尾脊、红砖墙、古井、古树名木等,周围的环境、街巷肌理亦进入保护范围;私有传统建筑的修缮,必须找有资质的设计公司,尽量用闽南建筑原有旧材料,邀请有传统技艺的非遗传承人来修缮等等。”郑永年相信,保护古城,就是保护泉州人的“根”和“魂”,守护海外华侨的“乡愁”,保护好了,一定能让古城散发更多魅力,发挥出更多文化价值。
敢创新还要善作为。随着古城知名度不断攀升,保护任务更加艰巨。去年,古城首个街巷“微改造”项目——金鱼巷完工,巷里藏有10余种闽南建筑工艺,展示居民的原真生活状态,唤起人们对古城的历史记忆,成为近年来泉州古城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模式实践的一个缩影。可以说,规划服务工作在金鱼巷“重生”中起了很大作用。声名在外的金鱼巷只是古城保护规划服务工作的其中一项,按照古城“双修”工作方案,无论是全力推动“七个一”工程项目实施,还是完成爱国路、威远楼前广场等17个项目设计方案技术评审等,都需要规划服务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坚持公平公正
严格控制违建和不合规翻建
古城属于老城区,私有房屋申请修缮翻建的不少,鲤城规划分局每年办理的项目申报有180多件,接受网上咨询和答复群众来信有80多件,“每个申请项目,郑局长心里都有谱儿,一些疑难项目,他一定要到现场查看。”鲤城分局工作人员张智毅说。事实上,古城要保护好,就要严格控制违建和不合规翻建,与部分申请翻建的房屋业主斡旋及来自各方面的“说情”压力,成为最大挑战。“一定得坚持原则,面对面沟通时,都会把市政府出台的古城保护和危房整治实施意见给他们看,说明缘由,大部分市民有古城保护大局意识,主动放弃加建。”不过也有例外。例如,两三年前,有一位企业主,其房屋位于古城核心区范围内,因对建筑面积和层数受限不满意而要求加建,后来经过好长一段时间多次上门沟通解释,讲事实、摆道理,这位企业主才不再提加建之事。“原则问题,不能为谁破例。”他说。
如今,古城的众多历史遗存得到了较为妥善的修复和合理利用,郑永年心里感到很踏实,这也将成为他继续服务和保护古城的不竭动力。眼下,他正着手进行《中山路骑楼建筑保护图则》,希望这些设计规范能发挥最大优势,使之与古城保护和建设更有机融合,让古城风貌和城市肌理得以保持和延续。(泉州晚报 记者 吴丽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