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磁灶镇,因烧制陶瓷而得名。改革开放后,磁灶陶瓷应势而起,一大批建陶企业飞速发展,磁灶也因此荣获“中国陶瓷重镇”称号。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践行 “晋江经验”的新征程中,磁灶如何应对全新考验?镇党委书记黄延艺抓住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有利契机,按照一个现代产业基地,一个商贸物流中心和一个现代化新区,即“三个一”的发展定位,力推多产业联动发展的思路,让昔日烟囱林立的产业基地,变身产城融合发展的魅力新城。 □泉州晚报记者 游怡冰
突围攻坚:工业产值六年翻一倍
前几天,为乡村振兴外出取经的黄延艺,一回来就立马带着镇干部前往辖区的几个村(社区),与新一届村(社区)两委共商发展新路子。
要推动磁灶镇在更高起点上谋求新跨越,黄延艺明白,发展的每一步必须又稳又快。
为抓好工作落实,黄延艺建立全镇重要工作督查办理台账,做到责任细化、时序进度、跟踪督办“三到位”。特别是对重点项目,磁灶镇专门组建项目对接小组,黄延艺坚持自己推动、及时过问、全程跟踪,大到项目招商、拆迁、报批落地,小到交通组织、外围绿化,她都全力协调解决。一段时间来,每个周末,黄延艺就到项目现场听取项目征迁汇报,及时协调抓落实。
在项目突围攻坚中,黄延艺牵头组织多场保障性施工,解决了324国道拓改、特步等一批项目的“卡脖子”问题。经过努力,一大批商贸、物流、品牌工业等项目纷纷落地,磁灶由陶瓷一支独大到多产业联动发展,带来的是不断改善的环境和蓬勃多样的业态。
在磁灶镇已举办多届陶博会的基础上,黄延艺抓住有利时机,整合区域现有建陶、物流、专业市场等资源,多方协调推动举办首届中国(晋江)家装建材博览会,同时开创博览会在四大专业市场和一大物流中心举办的先河,这个办在市场中的展会,首届就吸引客商5万人次,签约金额达103.9亿元。在多元化产业发展及在外商人回归反哺的共同推动下,2017年全镇工业总产值达350多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近2倍。
转型提升:多产业联动创新“启航”
磁灶镇的陶瓷产业闻名遐迩。然而,随着资源环境“硬约束”趋紧,磁灶发展面临抉择和考验,一方面是产业的转型提升,一方面是人才的需求。面对新挑战,黄延艺针对商贸物流集聚、建陶产业升级、印刷基地提质、文创产业培育等课题开展了调研。
同时深入走访企业、商会,耐心倾听企业诉求,并多次组织企业前往深圳等发达地区考察,学习产业转型突破的先进经验。
经过反复论证、集思广益,黄延艺决定在产业发展方面实施多产业联动创新计划,一方面,针对企业家素质和新生代接班人培养,创设磁灶精英论坛,引入行家智库,实施“启航计划”,为磁灶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另一方面,充分发动和利用磁灶内外乡贤有利资源,挖掘一批能够引领各产业跃升发展的新生力量,推动产业、资源、人才的聚集和联动发展,区域内建筑陶瓷、包装印刷、五金机电、专业市场等多元产业活力迸发。
谈到最近的重点工作,黄延艺向企业家与群众们“推介”起11月17日正式“启航”的晋江首个镇级产业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磁灶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平台将整合国内外智力资源,为磁灶多产业联动发展提供人才、技术、信息等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还吸引了福建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知创福建”入驻,基层创新成果将得到全方位的保护。“目的在于整合资源激活产业发展,平台将致力于引进新资讯、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新人才,建立长效创新机制,从根源上解决企业创新无门的关键创新载体。”黄延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