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难而上全力攻坚 泉州高质高效推进“五个一批”项目建设
一批又一批好项目、大项目是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重要支撑。当前,在“五个一批”(即谋划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增资一批)项目推进面临进展不平衡、征迁困扰项目建设等困难的情况下,全市上下围绕勇当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主力军,全力以赴,取得了第三季度全省“五个一批”项目考评综合成绩排名第三的好成绩。
那么,泉州是如何克服困难,高质高效有序推进“五个一批”项目建设的呢?
一月一协调
绘制重点产业路线图
为推进项目策划生成,泉州市实行“一月一协调”制度,定期通报各县(市、区)“五个一批”开工签约投产情况、龙头项目占比、产业投资比重、投资行业结构、投资主体等,梳理不同阶段不同领域项目储备情况、项目进展情况,查找薄弱环节,加强对“五个一批”项目的分析应用,明确主攻方向。
绘制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17个重点产业路线图,从产业链填平、补齐、延伸、配套等环节入手,深挖产业关联领域,寻找产业关键项目,逐步落实产业谋划、运行、招商、实施等工作。
围绕“XIN行动”、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海丝古城提质、新城集聚等城市建设,以及民生“四大领域”补短板等重点工作持续生成项目,并以工程包形式组装打包整体推进。
据统计,2018年我市共安排农村公路建设与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等32个工程包,全年计划完成投资238.87亿元,前三季度完成投资244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102%。
“3个三”招商
推动“以商招商”
今年3月起,市政府建立“3个三”的招商工作推进机制,加大与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个全国重点区域的项目招商对接力度,分别派驻专责招商工作组,主要抓重化、化合物半导体、集成电路三条产业链的招商选资。同时,通过组织龙头企业开展“以商招商”,重点开展石油化工、纺织鞋服等龙头企业上下游配套项目对接。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积极发挥石材、食品、纺织染整等产业资源优势,用好用足“5·18”“6·18”“9·8”等对接平台以及本市海博会、鞋博会、石博会等招商、经贸洽谈工作平台,以平台招商。据悉,今年“6·18”期间,我市通过省组委会审核的对接合同共938项、投资总额615亿元,分别比上届增长1.1%和16.9%,被省组委会授予“优秀组织奖”“优秀设计奖”和“最佳人气奖”。
优化审批流程
压减审批时间
为推进项目建设,我市认真做好项目前期推进工作。重点对今年70个拟新开工项目倒排报批事项和审批时间节点,从选址立项、可研及综合报批、方案及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等4个审批环节入手,建立工作台账,倒排倒逼推进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积极推行工程建设项目阶段式并联审批,各个审批阶段采用“1+N”会商会审方式设置一个业务牵头部门,优化审批流程,力争到年底,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压减一半以上,事项审批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的35%以内,涉及的论证、评审等环节累计时限原则上压缩到30个工作日以内。
一线办公
全过程帮扶在建项目
在建项目推进方面,我市实行挂图作战模式,会同业主、所在乡镇逐一对市直、跨区域、线性等重大项目征迁实行倒排计划,下节点、定目标,细化到月甚至日,今年第一批下达36个征迁攻坚项目,截至目前已完成13个项目的征迁工作并进行问题销号。
针对梳理施工单位提出的所谓“合理工期”问题,从项目盘子中筛选26个政府投资和民生在建项目,通过重新调整施工组织设计、加强现场组织管理、加大施工力量投入、锁定关键工程时间节点、紧盯征地拆迁难点、大力开展劳动竞赛、严格考核奖惩等一系列措施手段,共压缩工期93个月。
对在建项目需要协调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结合“专家专业检查+领导一线办公活动周”实行全过程帮扶,及时协调解决,对未能解决的提请市领导活动周现场办公或现场调度。今年前三季度共发现、提请协调解决问题259个,已办结182个。(颜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