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为城市宜居宜业加分
泉州网讯 (记者 陈林森 文/图)2016年5月13日,第七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泉州荣获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颁发的“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荣誉称号。事实上,这已是泉州二度获此殊荣。早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上,泉州就一举斩获了这一国家授予人防建设工作的最高荣誉。
“人防连着你我他,安宁维系千万家。”正如市人防办主任林琪伟所言,和平时期的现代城市建设不仅要宜居、宜业,更要安全。历经风风雨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发展、逐步完善,泉州人民防空事业已然成为泉州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有力支撑。
人防应急队伍常态化开展训练演练
从无到有 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七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的与会代表时强调,人民防空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危、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果。处在海防前线的泉州对此深有体会。屹立于东南沿海的泉州,是国家确定的二类人民防空重点城市,是我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历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抚今追昔,泉州人防建设正是于战火纷飞中发端,在和平年代里成长壮大起来的。
今年,泉州史上首部人民防空专业志书《泉州市人民防空志》将正式出版。负责主编工作的林琪伟最近正忙于该志书的修改完善和送审事宜。他向记者介绍,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泉州就是日本对福建东南沿海侵略的重要目标之一,日机频繁来袭,“史料记载,截至1941年底,泉州市区和泉属各县许多城镇先后遭到日机近200架次骚扰轰炸,投弹300多枚,炸死炸伤人民群众、炸破炸毁房舍渔船,老百姓蒙受了巨大损失。”彼时,负责防空工作的泉州城防司令部紧急动员群众,采取多种简易防护措施,为防范日机轰炸起到过一定作用,但随着抗战结束,许多防空设施和工事渐遭废弃,防空工作名存实亡。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泉州成立了防空委员会,至此翻开了党政军民齐心协力开创人防事业的新篇章。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二五”期间,泉州人防建设突飞猛进,走出了一条以沿海县(市、区)为重点、以规划布局为总揽、以组织指挥为统领、以工程建设为基础、以通信警报建设为保障、以平战结合为支撑的人防发展道路,多项工作始终走在全省前列。在市人防办法规科科长陈宗荣看来,泉州人防至少有三方面工作领跑全省。一是指挥通信建设方面,全市人防重点防护区域均建设了功能完善的人防指挥平台,区域布局全面在全省绝无仅有。二是疏散基地呈现多样化建设。例如在永春花小钱办大事,废弃的某茶果场一经改造,成为人口疏散基地;在泉州台商投资区,结合新农村建设,梅岭疏散基地实现通车、通水、通电、通话、能指挥、能掩蔽、能生存、能教育、能医疗、能生产等“四通六能”标准;在晋江,将千亩休闲公园结合场地特征,改造为兼具“平时防空防灾宣传教育、健身娱乐”“战时应急指挥、紧急疏散隐蔽”等功能为一体的平战结合项目。三是人防机构不断向基层延伸。在不少城市,人防办机构仅设置到县一级层面,我市却将人防工作触角一直延伸至乡镇、街道一级,全市所有人防重点设防镇(街道)均设置了人防工作站,并开展相关人防业务工作,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典范。
立足战备 综合防护体系基本形成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新形势下,党和国家赋予了人防“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的新内涵新职能。
此前有着23年军龄的市人防办副主任崔健,自2010年起供职于市人防办,参与推动人防各项建设,见证泉州蝉联国字号荣誉,已经是泉州人防的一名“老兵”。“战时防空是人民防空的根本使命。”回忆这些年泉州人防的高速发展,他由衷赞叹泉州人防的实战能力已大幅提升。
首先,防护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特别是基于信息系统的空中、地面、地下多维一体的综合防护体系已经初步形成——省、市、县三级人防指挥体系不断完善和提升,形成多维一体、多手段并用、防空防灾一体的应急指挥体系;卫星通讯、机动指挥系统的建设则大幅增强了组织指挥能力和信息保障能力;人防警报实现数字化,警报数量逐年增加,1996年全市防空警报器台数极少,如今市、县、镇三级防空警报已全覆盖,警报建设逐步延伸至地灾多发村。
其次,群众防空组织蓬勃发展。全市普遍组建了信息防护、防化、医疗救护、心理防护、引偏诱爆、运输、综合应急保障等多支人防专业队伍,实现人防专业队规模化建设、专业化训练、常态化演习,遂行任务能力全面提升。这将是战时进行防空袭救援、平时抢险救灾的重要救援力量。
此外,战备训练活动常抓不懈。按照一年一课题、一年一方向、一年解决一批重难点问题的思路,近年来,人防机动指挥信息处理系统集中拉动训练、闽皖人防指挥通信应急综合训练演练、赴宁德开展跨区支援训练演练等各类训练演练如火如荼开展,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人防应急队伍严阵以待。
平战结合 人防工程成为惠民工程
在地下商场里采购新鲜食材,在地下书城里泛舟知识海洋,在地下停车场安全自在泊车,在下穿通道内邂逅百味美食……生活在泉州的市民,每天不知不觉中总能与城市地下空间“撞”个满怀。但鲜有人知道,这些空间其实是一个个人防工程的“平时面孔”。
改革开放的春风,让泉州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给泉州人防建设带来勃勃生机和活力。如何让人民防空真正成为护民工程、惠民工程、发展工程,泉州人防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尝试。“我们深度实施军民融合,充分发挥人民防空独特优势,助推了经济建设新增长、促进了城市建设新发展。”崔健如此总结道。
今年5月底,200余名来自全市各县(市、区)人防系统的有关工作人员、相关人防工程使用单位负责人走进石狮某小区的人防地下室。没有脏乱的环境、空气流通顺畅、各项防护设备齐全的人防空间被科学规划成一个大型的停车场,平时为小区业主们提供了舒心的停车环境,引来啧啧称赞。事实上,像这样的人防停车场在全市屡见不鲜。市人防办综合科科长陈秀聪向记者介绍,目前我市结建人防工程建设已普及到乡镇,与40年前的工程量相比,增长近百倍,中心市区人防工程大幅增长,已超过国家规定的人均人防工程建设面积标准,全市人防工程总量、工程配套率一直位居全省首位。这些人防工程广泛为餐饮、商业、娱乐、停车、纳凉、健身等提供公共服务场所,为有效解决城市土地紧张、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能源浪费、防灾安全等问题,有效缓解停车难、交通难等“城市病”提供了发展方向。仅人防停车位,全市就新增了超10万个,人防工程的多元利用更为泉州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创造了数以亿计的产值。
深化改革 历史问题枷锁层层打破
弹指一挥间,沧海变桑田。改革开放以来的泉州人防事业成就万众瞩目,新时代尤须更大胆闯、大胆试、大胆实践,破除体制机制弊端。
这几年,特别是今年以来,市人防办以市委巡察意见整改为重要契机,聚精会神搞改革,不少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一批久拖未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解决。“过去,为促进招商引资,市县两级不同程度存在批准减、免、缓建人防工程现象,以及降低收取人防易地建设费行为。”人防审批领域的“拦路虎”曾长期困扰着市、县人防办。不过,这样的情况现在彻底刹住了。通过市政府组织召开有关工作部门和县(市、区)领导参加的易地建设费征收问题专题整改会议,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法规科提供的一组数据予以了佐证——近两年,市人防办与市检察院联合印发文件,检查了2009年3月至2016年5月间全市4038件人防审批件,清理了不少历史遗留问题,其中整改了449件,追缴了人防易地建设费超1.1亿元,补建人防工程5.2万平方米。
创业维艰,守业更难。“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的荣誉对泉州而言,绝非“休止符”,而是“新标杆”。在林琪伟看来,站在新的历史时期,人防建设责任尤显重大,必须沿着一代一代人防人留下的足迹,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总书记“坚持人民防空为人民,开创人民防空事业新局面”的指示,坚持落实中央、省、市三级军民融合发展战略部署,推进泉州人防全面建设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眼下,新一轮的创建工作奏响“进行曲”。泉州人防将深化人民防空核心能力建设融入市委市政府防灾减灾应急体系建设,着力提升人防应急支援能力;深化人民防空防护体系建设融入城市经济社会建设,着力提高人民防空服务民生水平深度和广度;深化人民防空准军事化机关建设融入中央、省、市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发展,着力提高人防队伍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和新时期军事斗争形势变化的能力;深化人民防空宣传教育体系融入城市公共教育体系,着力提高人民群众人防意识和灾难应急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