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坪山“水尾宫”前池塘清淤,池底露出神秘石刻,上书“宣教”“公神”四字
海丝古道石刻再现大坪山
因山线绿道整修,位于市区大坪山上的“水尾宫”前一口池塘水被抽干后,池底露出一方石刻,上书“宣教”“公神”四个大字。经泉州文史研究人员初步考证,该石刻与“公神道”海丝古道名称的由来关系密切,是泉州古代海丝之路的有力佐证。不过,山线绿道项目方表示,该池塘清淤结束后将恢复蓄水,这方石刻不久之后仍将藏身水底。(记者 林福龙 王盼琛 文/图)
“水尾宫”前池塘清淤,石刻浮出水面。
“水尾宫”前池塘清淤完毕后,池塘将恢复蓄水,石刻将再度藏身水下。
因清淤池水被抽干
该石刻位于市区东海街道大坪社区“水尾宫”前的池塘底部,由于山线绿道二期建设,池塘四周已围起了铁皮。
“就在昨天傍晚,路过大坪路时,我走近一看,吓了一大跳!”今年55岁的李先生,平日喜欢研究地方文史,“通过一些资料知道大坪山有海丝古道的石刻,但一直不知道在什么位置!”
记者站在位于大坪山山腰处的“水尾宫”前面,顺着李先生所指方向看到,池塘里满满的池水已被抽干,在靠近大坪路一侧池底处,一块天然岩石上有石刻隐约显现。经仔细辨认,石刻上书“宣教”“公神”四个字,下半部则被淤泥盖住了。
“发现这处石刻后,我还特地沿着池塘旁的乱石靠近,拍了一些照片!”李先生说,此方崖刻全文应该是两竖排书写的“宣教李公神道”,共六个字,每个字约为40厘米见方,书体遒劲有力,阴刻于巨大岩石之上。
石刻佐证“公神道”
“所谓‘水尾’,就是水流尾之意,这个池塘本是大坪山山谷天然形成的蓄水之地。”李先生分析说,“宣教”为北宋年间官名,北宋徽宗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改宣德郎置,为从八品文臣寄禄阶官,“也就是说,这处石刻已有近千年历史了!”
据泉州籍厦大考古学家、泉州湾宋代古船发现者、《古刺桐港》作者庄为玑教授考证,古代由后渚到泉州有三条大路,大坪山正位于两条陆路中间。大坪山山谷中有连接两条古大路的南北向山道,称为“公神道”,而这处石刻的重见天日,也进一步佐证了史上泉州的海丝古道。
丰泽区政协文史委员郭柯柯家就住在大坪山上,从事泉州地方文史研究数十年的他介绍,大坪山是泉州山脉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是泉州城的交通要道所经之处。“历史上的三条海丝古道均为东西走向,而大坪山上的古道则是南北走向,恰好起到串联作用。”他还表示,这处水坝是上世纪50年代修建的,“当时有人发现这处石刻,只是水坝蓄水之后,石刻被水淹没了。”
大坪山历史遗存多
据悉,大坪山西北与灵山、瑞峰岭、清源山毗连,东南的国公爷山连接大、小桃花山,逶迤至宋元古港后渚港。
“由于大坪山扼守泉州城交通要道,郑成功当年进攻泉州城,选择屯兵于此。”郭柯柯说,据《台湾外记》记载,明末清初,郑成功决定攻取泉州城,与其叔父定国公郑鸿逵亲率兵将,屯兵于泉州城涂门外的桃花山、大坪山作进攻泉州城的部署。
“从东海街道后亭社区处上山,就是‘金山寨’!”李先生说,相传郑成功的军队在这里遛战马,“而这里也是蒲寿庚观天象之地。”由于国姓爷郑成功与其叔父定国公郑鸿逵屯兵于此,后来老百姓就以“国公爷山”来称呼此山了。此外,附近还有郑成功军队放牧战马的“饲马山”、打造兵器大炮的“打铁山”等,“这里的历史踪迹,与大坪山的这处石刻,以及海丝古道均有一定的联系”。
清淤结束池塘复原
随着此次山线绿道的建设,石刻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虽然此方石刻不知刻于何时,‘李公’又是何人,但毕竟它是泉州‘海丝古道’的一个见证,希望有关部门能好好保护。”李先生提出这样一个建议。
“这里正在进行景观提升改造,主要是清理池塘底部的淤泥。”山线绿道二期提升项目指挥部陈经理介绍,二期项目有一处“成功驿站”,根据方案规划,拟从水塘修一条道路与之相连,并对水塘周边进行环境整修,“池塘周边大部分将原样保存,改造后池子蓄水,形成一处与山线绿道相配套的水体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