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建设文化强市

泉州晚报

近日,泉州出台《泉州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高标准、高水平、高效率推进泉州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各项工作任务,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强市。

分阶段完成创建任务

今年,泉州被列入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名单,成为27个入选城市之一。

泉州创建示范区将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优先保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不断改善文化民生,使全市人民共享文化建设发展成果。

根据《方案》,到2020年,全市文化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指标将达到或者超过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东部)。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创建实施阶段,从本月起至2020年3月。为了顺利完成创建任务,在全面创建阶段,将按照国家创建标准和泉州创建规划、实施方案,逐项对照并组织实施,确保全市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服务供给、组织支撑、保障机制等均达到标准要求,制度设计研究取得初步成果。在整改提升阶段,按照国家创建示范区督导组中期督查结果,对全市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足进行整改提升,确保各项指标全部达标。最终全面完成创建任务并总结创建工作成效,全力以赴迎接评估验收。

全方位提升服务水平

示范区创建的主要任务,包括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培育公共文化服务创新项目,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强化资金投入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

在创建过程中,通过不断提升泉州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全市人民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也将得到实实在在的增强。

◎公共图书:全市人均占有藏书1册以上

实现市、县两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达到部颁二级以上标准。加大公共财政投入,补齐人均公共图书缺口,确保全市人均占有藏书1册以上,平均每册藏书年流通率1次以上。

推进“百姓书房”建设,市级将新建5家“百姓书房”,各县(市、区)结合实际,将百姓书房、街区自助图书馆建设列入年度工作内容,争取全市“百姓书房”总数达到60家以上,完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打通公共文化阅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文化场馆:设立特殊群体服务专区设施

全面落实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免费开放政策。建立文化扶贫机制、特殊群体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机制,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等公共文化服务单位设有针对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务工人员、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活困难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设立特殊群体公共文化服务专区和设施。

◎电影下乡:每个行政村每月看1场以上电影

优化农村和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基本实现每个行政村每月看1场以上电影,每年看5场以上戏剧或文艺演出。

◎服务APP:公共文化资源精准配送

实施“文化泉州云”项目,用互联网技术整合全市的公共文化资源和数字文化资源,搭建起文化云平台,开发涵盖文化服务提供、文化产品配送、文化消费等“一站式”数字公共文化服务APP,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精准配送。

◎文化交流:办好艺术节等特色文化活动

以“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重点文化活动为平台,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交流与合作。包括办好两年一届的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精心组织“东亚文化之都”、闽南文化、郑成功文化、妈祖文化、关帝文化、闽台对渡文化、凤山文化、“三同”文化等特色文化交流。

◎“一县一品”:创常态化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实施富有泉州特色的“一县一品”公共文化服务品牌项目,探索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深挖闽南文化精髓特质、各县(市、区)民间民俗文化,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事件、典型事迹,开展特色公共文化活动,做大做强并且积极推广1—2个常态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项目,及实施一批“共建共享”项目。

◎文艺演出:持续开展公益性低票价演出活动

实施“百姓大舞台”公共文化示范工程。总结推广府文庙的“百姓大舞台”经验,精心组织相关活动。

持续开展文艺院团公益性低票价演出活动。以公共财政购买演出服务的方式,以公办文艺院团为骨干,为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提供免费或低票价的文艺演出。采取剧场定点演出和下基层公益演出两种形式开展活动,全市每年演出达到200场以上。

◎全民健身:县级以上公共体育场提供免费开放时段

县级以上公共体育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将提供免费开放时段,每周免费开放时段不少于14小时。县级以上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科技馆等设施,免费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记者 蔡紫旻)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