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绿豆汤,两代人的坚守(组图)

今日泉州网

一碗绿豆汤,两代人的坚守(组图)

今日泉州网8月12日讯 (记者 黄春虹)当炎夏酷暑,闷热难耐,各种解暑神器纷纷跳入人眼时,一碗冰凉、实惠又营养的绿豆汤便成了我们的首选。在大美洛江,一提到绿豆汤,十有八九的人就会想起罗溪镇后溪村桥头那棵龙眼树下的绿豆妹店,然后竖起大拇指,说着“真不错!”

一碗绿豆汤,两代人的坚守(组图)

这句“真不错”不仅是夸赞绿豆妹,更是赞扬绿豆妹所经营的店。因为绿豆妹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家绿豆店的名字,更是一个绿豆招牌!

一碗绿豆汤,两代人的坚守(组图)

去过该店的人,享用过绿豆汤,都会忍不住的想念它的爽口、它的嚼劲、它的清甜、它的冰爽。其实,除了想念绿豆汤,还有很多人想念绿豆西施。

一碗绿豆汤,两代人的坚守(组图)

那么,一碗常见的绿豆汤,是如何名声在外?又是如何让人“去后留念之”呢?绿豆妹又是如何让人称之为“绿豆西施”呢?

寄托希望,绿豆汤的起步

2002年,后溪村中有一户多口的人家,上有公婆,下有双女双子。对于以务农为生的家庭,要支撑起整个家庭的生计,负担之重可想而知,在无奈之下,绿豆妹的妈妈打算卖绿豆汤为生。所以,她的妈妈,带着全家的希望,寄托着全家期许,买起绿豆,搬起桌椅,开始做起绿豆汤。

一碗绿豆汤,两代人的坚守(组图)

当时,她,芳龄8许。家中虽贫,但仍上学。学过知识的她,年纪虽小,却比常人懂事得多,成熟的多。故此,当同龄人,在下课铃声响后,集群嬉戏时,她,则是狂奔回家,帮卖绿豆汤!

自此之后,对她来说,再也没有周末,没有暑假,没有私人时间,只有每天的忙忙碌碌!后来,小学同学便开始玩笑她,称她为“绿豆妹”。她,笑而不语。再后来,就连邻居家,客人们也开始管她叫“绿豆妹”她,渐渐习惯了,被喊着,被喊着,就连自己也忘记本名,只记得“绿豆妹”。

时间是最好的证明。哪家的孩子生来就懂事?哪家的孩子生来不爱玩?但是,她,每次想起父母亲的身影,不是忙碌,就是疲惫。使得她怎么都学不会叛逆与偷懒,从此与绿豆相伴,与家人相依。

毕竟年轻,不懂得慢工出细活,在店里呆久了之后,她,开始觉得母亲太固执,绿豆泡前总要挑,蒸豆只用柴火,绿豆泥总要冷后才放冰箱....直到有一天,她听到母亲与奶奶12点多从桥头回来的开门声,直到有一天,他发现母亲4点多就起床蒸绿豆,她才慢慢理解到,这是母亲对绿豆汤的坚持,对家的奉献!所以对她来说,绿豆汤不再是简单的食物、或者生意,而是家的一种凝聚,一种团结,一种象征!

随着时间的推移,绿豆汤做得越来越大,绿豆妹的名气愈发的响亮。到了她上大学的时候,母亲的发根早已白了一大片,她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不再只是打下手,而是主动挑起担子,经营着、管理着绿豆店,当她接手绿豆店时,她要延续母亲的绿豆情怀,延续绿豆汤中的“家的味道”,延续那种爱的奉献。

坚持“家”的味道

当她接手绿豆店,挑起家中担子的时候,她才更加理解妈妈的那种坚持,那种辛苦。她开始明白,如果不是对家的信念,怎能十年如一日的奉献,却毫无怨言。

所以,当绿豆汤生意越做越好,店铺面积越扩越大,需要装修的时候,她,便事事亲为。自己设计店招牌,选择装修风格,更甚至未请装修师傅,自己动手,一砖一瓦,一白一绿,都是属于她的杰作。她说过:“绿豆店就是我的家,自己动手,才更有‘家’的味道”。

当被提及如何传承发展绿豆店时,她便开始说道:虽然绿豆汤还是妈妈在做,我只负责管理与经营,但是我明白,绿豆汤越出名,就要越坚持传统纯手工工艺,就要坚持原来的味道,坚持家的味道。

对此,自从绿豆妹接手以来,她始终坚持妈妈的信念,纯手工制作。时代变化了,科技技术发达了,市场上借助先进的机器来捡豆,蒸豆,磨豆的厂家越来越多。但是,这样制作绿豆汤,速度虽快,味道总会差一点。而她,在第一代人的绿豆情怀影响下,对挑拣绿豆,柴火蒸豆,制作绿豆泥等等一系列工序,不偷工、不减料,保持初心,坚持最初的做法,最初的味道!

家乡在进步,她也在进步!她知道近几年来罗溪镇发展神速,尤其是旅游业也极为突出。为了契合家乡建设的规划,也为了传承自家产业,她,改变原有的格局,将“绿豆妹店”做成旅游区招牌美食店,传承妈妈以“家”为信念做成绿豆汤,把绿豆汤做出“家”的味道。

光顾绿豆妹店的游客,吃上一碗绿豆汤,会感受到家的温暖,家的味道!

光临绿豆妹店的游客,见过这位绿豆妹,会记住她的美,记住罗溪镇的美!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