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基本框架已确定,正在进行实地查勘完善
近日,有市民前往位于泉州开元寺内的古船陈列馆时,发现馆内的宋代古船上多了几位忙碌的工作人员。昨日,记者从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获悉,这些工作人员是馆内的文保人员和受邀登船的造船师傅,他们正在进行实地查勘。经过多年论证,宋代古船的新一轮修复方案基本框架大致确定,预计今年9月或10月提交专家评审,之后送国家文物局审批。
研究人员对用于古船修复的桐油灰进行实验和测试
邀请传统造船师傅参与修复
1973年,泉州湾后渚港,一艘宋代古船被发现,并于1974年开始发掘。这艘古船残长24.2米,残宽9.15米,载重量达200吨,见证了700多年前古刺桐港的繁华。位于开元寺内的古船陈列馆,也成为许多来泉州游客的必到之处。
泉州海交馆文保部主任费利华介绍说,泉州一直十分重视这艘古船的保护修缮工作。上世纪90年代,文保人员曾邀请当时的崇武造船厂师傅参与古船修复,“此次大家看到的两位造船师傅当中,就有一位曾经参与当年的修复工作,他们利用传统造船工艺,按照修复方案,对古船进行修复。”费利华告诉记者,古船出土后,虽然经过不断修复,但是仍有一些船舱肋骨,由于年代久远而出现糟朽、粉化,当年造船厂的师傅们精心挑选了废弃的木船肋骨,替换了部分无法修复的构建。“古船的主要价值在于其结构与制作工艺,所有的保护修复工作,都以这一理念为指导,因此,我们邀请了熟悉传统木船制造工艺的造船师傅参与修复,用旧木船构建替代部分古船构建,最大程度保护古船价值。”
除了系统的修复工作之外,文保人员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去探望古船,进行例行检测,并时常与外界交流保护经验。
同样是为了保护古船,工作人员对前来参观的游客,提出禁止拍照和触碰模型的要求。因为相机的闪光灯光线,在有机材料上长期累积后,会被吸收,将给文物带来不可逆的影响。今后,泉州海交馆或将设置“温馨提示”,向参观者详述闪光灯光线对古船保护的负面影响,希望大家能文明参观。
在实验室内反复探索工艺
2014年,古船的新一轮修复工程正式立项。其实,在此之前,文保工作人员就进行了深入的查勘和调查,不断摸索、寻找更好的保护方式。在立项之后,大家针对修复措施和环境控制措施进行了长期的实验室研究。
目前,修复方案基本框架已经出炉,正在进行材料补充,并反复探讨修复细节,预计今年9月或者10月有望提交上级专家评审,然后送呈国家文物局审批,最快将于明年下半年动工修复。
“大家看到古船上有工作人员,其实就是我们邀请造船师傅登船,根据现有方案进行实地查勘。登船的师傅按要求穿了软底鞋,小心翼翼地检查古船。”费利华说,由于古船处于开放空间,本身有灰尘,而穿鞋套的原因是防尘,所以,更为正确的方式是穿着软底鞋登船。为了不影响大家参观古船,今后,更多的维护和查勘等工作,将尽可能选择在闭馆时间进行。
反复的实验室研究,加深了人们对古船保护的认识。前些年,文保人员曾考虑为古船加装保护罩,罩内充入氮气,减轻古船与外界的化学反应。经过实验室验证后,保护罩的效果并不理想,且不适合古船馆现有条件。综合考虑后,这一方案被暂时搁置。
古船的保护修复工程,主要包括环境控制与局部保护修复两部分。去年,泉州海交馆和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研究制定了船体的环境控制系统方案,在古船馆里设置开放式恒温恒湿空调系统。
局部保护修复的很多工作,依然在实验室内完善着。昨日,泉州海交馆向记者开放了实验室。实验室内,研究人员正在对用于修复的各项传统材料进行反复验证。以桐油灰为例,宋代造船工艺中,对铁钉的密封,采取的就是涂抹桐油灰,此次修复时,也将沿用这一技艺。由于现在市面上难找到传统的桐油灰,人们只能在实验室内,对桐油和石灰的比例反复试验,以期达到保护修复要求。而以竹钉取代铁钉,对古船进行加固,这也是一门“技术活”,竹钉在实验室里削好后,要进行后期处理,最终应用到修复当中。现在,实体的木船越来越少,能匹配古船的旧木构件也越来越难找,费利华说,如何寻找替代性材料,保留传统造船技艺,也是研究人员面临的一大课题。 (记者 蔡紫旻 通讯员 何奕斌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