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经验”系列报道之一
晋江之路
“晋江经验”激发泉州实践 放大改革开放典型示范效应
编者按
郡县治,天下安。
从靠财政补贴过日子的贫穷农业县,到连续17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前十名、经济总量连续24年位居福建县域首位,泉州县级市晋江的成功,得益于根植泉州沃土的拼搏创新精神,更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在七下晋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将晋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提炼概括为“六个始终坚持”和“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的“晋江经验”,揭秘了“晋江奇迹”。
在纪念改革开放40年之际,回看晋江、泉州践行和传扬“晋江经验”的历程,对基层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落到实处,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泉州晚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多角度、全方位展现“晋江经验”在侨乡大地开花结果的恢弘篇章。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号角吹响。许连捷对父亲说,天不再下雨了,要下金子了。
1979年初,26岁的许连捷联合几名村民,借助几部缝纫机,悄然在自家屋内办起了后林劳保服装加工厂。他兼任厂长和技术员,由于产品物美价廉,港商订单接踵而至。这是恒安集团CEO许连捷的第一桶金。
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创始人丁和木同样深知“机遇不等人”,他变卖家当筹了1000元钱,和20多个人一起合作创办家庭作坊式的鞋厂。儿子丁世忠自小在鞋作坊里长大,为后来创立安踏品牌埋下伏笔。
改革开放给了昔日的贫困县改变的可能。凭借骨子里“敢拼、爱拼、善拼”的侨乡基因,晋江成就了一大批从田间洗脚上岸的企业家,也让这座县级市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30多年间,从小作坊到大公司,100多个知名品牌、46家上市企业从这片创业创新的热土上破壳而出,“晋江板块”崛起为资本市场上不容小觑的力量。
根植于泉州“民办特区”沃土,“晋江经验”在实践中碰撞升华,引领晋江连续17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前十强。而践行“晋江经验”的不懈探索,也让泉州一次次突破思想藩篱,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踏破重关,成为经济总量连续19年领跑福建的“领头羊”。 □“晋江经验”专题报道组
晋江不断提升城市景观,丰富城市内涵,致力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陈金展 摄)
源 改革开放热土孕育“晋江经验”
思路决定出路。
GDP1.45亿元、人均GDP仅154元,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5.7%,农民人均纯收入107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0%;财政收入入不敷出,靠上级财政补助,这是1978年的晋江面对的现实处境。
改变命运的渴望积蓄已久,所以,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晋江人性格中“爱拼才会赢”“敢为天下先”的因子率先醒来,巧借对外开放桥头堡的独特优势,点燃民营经济的星星之火,开启了全国闻名的“晋江模式”。
没有资金就集资、合股或借贷,没有厂房就“借鸡下蛋”,没有技术就去请、去借鉴,或自己学着干……敢于“吃螃蟹”的晋江人,哪怕一开始并不知道该做什么行当,也从不畏惧尝试、努力寻找突破口:劲霸集团创始人洪肇明种过田,当过生产队长,走街串巷卖水果,最后选择做服装;盼盼食品集团董事长蔡金垵卖过茶叶、紫菜、木耳、瓜子、桂圆干,直至找到商机做休闲食品;福建陆地港集团董事长李锦仪15岁起就开拖拉机跑运输,到上世纪90年代国内第一个包飞机运货……敢“拼”的晋江企业家们,愣是从一双鞋、一件西装、一张纸巾开始,闯出了一片天。
从“三闲”(闲房、闲资、闲置劳动力)起步,“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过渡,再到“三资企业”上路、“产业集群”迈大步,晋江创造出以“市场经济为主、外向型经济为主、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从“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高产穷县”,荣登福建省县域经济总量头把“交椅”。世纪之初,正值中国刚刚加入WTO、亚洲金融危机余波未了,改革发展之路如何继续前行,引人探索。也是在2001年,晋江市首次跃入全国百强“前十”,区域经济格局初显,经济发展活力方兴未艾。
在此过程中,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予以高度关注,七下晋江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