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鸥:没有文凭的鞋材博士
撰稿人 黄敬
今日泉州网6月4日晋江讯 和泉州海鸥鞋材董事长林海鸥交谈,开始时很费劲,因为他努力想用普通话表达,满口的闽南腔的普通话里,时常没有转调一下变成了闽南话。
这位老“土”,几乎没有上学,更不用说有文凭。
这位老“土”,别人风风火火发展鞋业并赚大钱时,他却周游列国去了。
神游几年之后,他开始回晋江创办泉州海鸥鞋材企业。
十几年功夫,海鸥鞋材像海鸥一样,翱翔于世界鞋材之林。
“要做世界一流的鞋材,一定要有国际视野”,林海鸥对记者说。
一进海鸥鞋材企业,他没有与记者寒暄,而是拿着一块鞋布和一把剪刀,用锋利的刀尖在布上使力划来划去。
一会,他把剪刀递给记者,要记者使力。
神奇,这块鞋布遭千刀万剐,不破且无任何刀过痕迹。
林海鸥说,鞋材业要在国际市场上站住脚,而且有一席之地,关键在:质优且有耐力,韧力,没有这一先决条件,就不可能行万里路,更不可能穿着舒坦而不破。
为此,林海鸥办企业与建研发团队同时并举。
“我组建研发团队,不是要做花瓶的,也不搞什么大而全,而是重点培养一支小而精、时刻能用世界前沿眼光来审时度势的研发队伍,更重要的,把这支精、专、尖队伍培养成永久牌、别人挖不走、自己不会走的心腹队伍”,这支队伍,和企业情、利相得益彰,从而心心相印。
海鸥鞋材,自上而下,从左到右,人人都有这样一个共识,水涨才能船高。因为此,为了船高,人人一心一意往里注水。水涨了,船主把舵掌航,不仅使船高了,而且披荆斩棘,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上下齐力,企业左右逢源。
先看企业产品,根本不像是做鞋材的,而是做整鞋的企业。
走进展厅,各种新潮的运动鞋依席。林海鸥说,一块布,只是料,给采购商只是片面的观感,一做成整鞋,整体感淋漓尽致,订单往往就在展厅签定。看看宣传册,像个立体组合,要什么款式,要什么样的色彩,弹指间,便随心所欲地展现在你面前。很多的定单也在这册里画圆。
款式潮流,穿着舒适,经久耐用,而海鸥不止步。
又一种在大暑大寒中能够自动调节温度的运动鞋,不久,将在海鸥问世。
做到物优物美时,海鸥全力在物廉上下功夫。
有这样一个小小的例子:
一块小小的鞋面布料,本钱就得40多元。海鸥换个角度裁理,把一块鞋面的布料放在更大一块布料来优化,结果成本降了40%。由此,把一块布料放在一匹布的处理,把原来很多成边角废料变成了正品,一下成本又降了一大半。
鞋优价廉,海鸥立于久胜之地。
“海鸥企业,没有一个营销业务员”。
林海鸥的话,记者难以置信。
认真考察企业,不难发现,世界采购商汇集海鸥,采购到适销对路的产品后,一带十,十带百,口口相传,采购商蜂拥而至。难怪,林海鸥春风得意地说,每个采购商都是他的业务推销员,花钱请推销,哪请得起呀,哪有老外的厉害呀!
处理和政府的关系,林海鸥也是一面好手。
他对记者说,没有政府的支持,哪来企业的发展。
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就是鱼水关系,就是唇齿相依。
“政府要做的,是企业理所当然应该支持的。因为,政府的所为,是处处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考虑的,从表面看,政府行为,有时会损坏企业部分眼前利益,但从长眼看,政府是处处为企业营造发展环境的,为企业发展增添发展后劲的”。
林海鸥的一番话,朴实无华,却充分道出了他的真情实感。
政府花巨资、巨力建设国际鞋纺城。
这一集合之举,政府意在为晋江鞋纺企业建造鞋纺“航母”,真正意义上形成捏五指成拳,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多年来,晋江一些企业,形成各自为阵,小而全的经营惯势,一下难以和政府达成默契。
海鸥知道,政府在企业发展的节骨眼,深切为了企业的未来。
海鸥企业第一个不是租而是买下大宗店面,第一个搬进鞋纺城办公、经营。
一年光景,海鸥的业绩翻了一番。老外在他的办公室品茗,欣赏壮阔、现代的国际新城后,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纷纷把此时此景传回,让他们国度的亲朋好友、合作伙伴分享中国美丽鞋纺城的壮美与繁荣。
率先跟政府走,是一种眼光,同时,也是领先的得利者。
不久,政府又有大动作。要在他经营20多年的码头上建湿地公园,届时,世界中学生运动会也将这里召开。
镇长找他,还没张口,林海鸥说,政府蓝图已经画出,一座美丽的滨江新城又要脱颖而出。什么码头、沙场,就是两个字:拆除。
离开海鸥企业,看着挥手告别的海鸥,记者对这样一个没有文凭而有很高水平、很高水准的汉子,油然而生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