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古城蝶变复兴
打造“见人见物见生活,留形留人留乡愁”活样本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首个泉州古城微改造项目——金鱼巷举行了热闹的匠心市集,古老的非遗技艺和古早味的闽南小吃让前来体验的市民游客赞不绝口。3天里,271米长的巷子人潮涌动,成为古城活化街巷的典范。
这样的场景,是泉州积极复兴古城的一个缩影。以古城为泉州城市的重要名片,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打造“见人见物见生活,留形留人留乡愁”的泉州古城保护发展3.0版本。特别是以去年泉州获评全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城市为重大机遇,一举在古城落子首批64个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项目。一年来,“低冲击”式的有机更新,以及泉州市民在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上的觉醒,让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股力量有机交织,蝶变复兴的泉州古城,未来可期。 □记者 殷斯麒
5月15日,在鲤城区金鱼巷,市民经过巷子口的纯铜金鱼地雕。(新华)
改善风貌与提升交通并行——
既有文化风景线 又有现代体验感
如何让古城既有充满意蕴的慢生活,又有便利可达的体验感?泉州以古城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项目为抓手,铺陈大手笔,带来新变化。
首批实施的64个项目,涵盖规划、盘活资源、水系提升、功能性提升、管线优化等方方面面。其中,作为示范项目的“七个一”工程,具体包括一园(小山丛竹公园建设工程)、一区(龙头山片区改造提升工程)、一河(八卦沟及两岸地区综合提升工程)、一街(西街综合提升工程)、一路(中山路综合提升工程)、一厝(老范志大厝展示提升工程)、一站(旧车站改造提升工程)。
市古城办工作人员介绍,截至目前,64个项目有序推进。其中,已完成669幢历史建筑普查和数据入库工作,进一步摸清古城家底;金鱼巷微改造、东亚之窗文创园、新门街“三创园”等古城风貌提升项目有序进行。
风貌改善,交通提升也在同步推进。目前,西街东段、中山中路分时段交通限行已实现常态化。经过一段时间,古城“公交+慢行”交通方式渐入人心。小型巴士“小蓝”、电瓶公交“小白”、自行车“小黄人”以及三轮车“小红”,将共同构建起多彩交通模式,让市民游客充分体验古城慢生活。
5月15日,居民带着孩子从金鱼巷复古的街灯下经过。 (新华)
更新业态与留住乡愁并进——
游客引得来 居民留得住
几年前,说起古城的业态,能想到的多为风味小吃、水果、饮品、服装、旧书、草药等。如今再谈古城业态,青年旅馆、民宿、小酒馆、图书馆、旅游文创商品等等,新事物接踵而来。
守成与创新并重,正是近年来古城业态的显著变化。漫步在古城,老布店、草药店、钟表店、裁缝店……这些早已退出现代市场的行业,与传统柜台、老式铺面等展现形式一道倔强保留。
“老明星”之外又有了“新网红”——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前身是百年老字号源和堂蜜饯厂,如今正努力“以艺术的名义复兴城市文化”。“泉漂”16年的广东设计师魏宗生进驻园区,利用德化陶瓷等本土技艺,从燕尾脊老建筑、老君岩等泉州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打造出一系列爆款工艺品,在推陈出新中赢得市场。
更新业态的同时,从上到下、自下而上,留住乡愁的努力持之不懈。从去年年底开始,一场以古城社区为单位的竞赛展开,由社区干部、专业人士和热心人士组成的10支泉州社区营造团队,在古城范围内选取街巷开展活化文化业态、提升居民对文化认同感、增强居民凝聚力等工作。
从“政府让我做”变为“我要做”,社区营造正在古城掀起“自下而上”的文化共建潮流。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青龙巷有了网红墙绘,溪亭社区开设了居民公共活动空间,通政社区举办了居民音乐会,隘南社区策划了一场城南老照片展览……10支社区营造团队犹如10粒火种,点燃了古城居民共造家园的热情。
固态保护与活态传承并举——
润物无声植记忆 文化自信觉醒来
融合多元文化的泉州,与有形遗迹一起被保护下来的,还有许多无形的文化遗产。泉州人深谙,保护发展古城,不仅要保护好有形的老街区、老建筑,更要传承好无形的老风俗、老技艺,活态传承与固态保护在这座城市被同样重视和推进。
推开一扇200多年历史的古厝大门,只见提线木偶的精彩演出引得观众阵阵叫好。“剧团利用古厝打造木偶传统艺术展示场所,每周免费演出4次,并请非遗传承人现场授艺。”泉州市木偶剧团团长洪世键说,木偶戏、高甲戏等传统文艺相传不辍,一直是泉州人茶余饭后的“例行”享受。每到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拍胸舞、火鼎公婆等闽南民俗活动把泉州变成传统文化的海洋。
深谙泉州文化精髓的,不仅有本土人士,也有外地文化人。从2016年国庆节开始,上海艺术家潘陶就在古城发起“润物无声”系列展览。这些在特定节假日举行的关于传统文化、传统技艺的主题展览,至今已举办超过40场,成为古城小有名气的文化品牌。“五一”小长假的闽南婚礼、“六一”儿童节的古城亲子活动、传统元宵节“刺桐点灯红”笔会……更多这样的文化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点滴浸润中,古城加速蝶变、蓬勃复兴,也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激情拥抱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