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指定具体对象 只送给需要的人
溪美小伙点餐“转需”感动外卖小哥跟着献爱心
收到林五州送来的矿泉水和菊花茶,环卫工很开心。
海丝商报5月21日讯(记者 苏明明 李想 文/图)
盛夏来临,最近,在南安市区挥汗打扫卫生的环卫工、翻捡垃圾的拾荒人、流浪乞讨的老人,不时会收到外卖小哥送来的一份清凉礼物——面包和水。
看到这样的场景,不少市民都会以为,“又是哪个爱心组织在关爱弱势群体”。其实并非如此,这份爱心只是几个普通人的个人心意。
乞讨老人收到一份订餐
今年80多岁的张老伯,一直在市区新华街一带流浪乞讨。与大多数乞讨人不一样的是,张老伯的头发大约只有一寸长,显然常常修剪,身上的衣服也比较整洁。
张老伯会写一手好看的字,每天他都会在街上随机选一块空地,用粉笔写字。人来人往中,偶尔有人会停下脚步,蹲下来放上一两元。
而这几天,张老伯收到过几次“神秘”礼物。第一次是在4月27日的深夜,他蜷缩在新华街的一个角落,街上宵夜摊子的生意正是红火时段,但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突然,一个外卖小哥径直走到张老伯面前,将一个袋子递给他,“阿伯,这个给您吃”。
张老伯愣了一下,很是疑惑,“我没有买东西啊”。
“这是一个好心人下的订单,他没有指定具体的送餐对象,只说送给需要的人,比如像您这样的。”外卖小哥耐心地解释。
“谢谢啊小伙子,也谢谢那个订餐的好心人。”张老伯说,这是他第一次收到外卖。
“南安这个地方很不错,好心人还是比较多的。”张老伯原是山东人,在老家也是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因为一些原因,和妻子来到泉州,再也没有回去。妻子过世后,他就一个人四处流浪,后来选择“定居”南安。
一个普通工人的突发奇想
订餐的人是陈永斌,溪美街道莲塘村人,他与张老伯素不相识。
有人会猜,陈永斌的家境应该不错吧?事实上,他并非“富一代”“富二代”,只是一家物流公司的普通工人。
“那天晚上,脑子里突然就想到,也许在那个时刻还有人饿着肚子。”陈永斌决定,订一份特殊的外卖——不是给自己,而是给一个连他都不知道、不认识的人。
自此之后,陈永斌每周都会订上一两次这样的外卖。打扫卫生的环卫工、翻捡垃圾的拾荒人、流浪乞讨的老人……这些都接到过外卖。
为什么每周一两次?陈永斌说:“因为没有太多的钱。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打工仔,每个月工资3300元,给父母1000元,剩下的才是自己的生活费。”
尽管并不富裕,但陈永斌仍在尽力帮助别人。他向记者展示了爱心公益协会、国际福田会的入会证,“几年前加入的,每年定期交一笔爱心款,钱不多,只有几百元。”
今年年初,陈永斌还通过南安市助学志愿者协会,资助了一个贫困小学生,一个季度600元。“当时正好有这么一个学生需要资助,手上又正好有这么多钱。”陈永斌坦言,“下一季度有钱的话就继续资助,没钱的话就算了,协会会另外为学生安排。”
“没有轰轰烈烈的原因,我的想法很简单,这个世界上比我困难的人还有很多,我想尽自己有限的力量去帮助他们。”陈永斌说,他的力量毕竟有限,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愿意奉献爱心。
外卖小哥感动跟着献爱心
让人没想到的是,陈永斌的做法,让外卖小哥深受感动,主动加入其中,有时候自己也下起了“订单”。
这个外卖小哥叫林五州,溪美街道宣化人。4月27日的那份订单,接单的是林五州的同事。当时正值送餐高峰时段,林五州的同事发愁,“这没有具体送餐人的订单该怎么送,难道满大街找?”
林五州主动将订单转接过来,“不觉得麻烦,反而觉得很有意义。”林五州说,他自己也是穷苦出身,小时候尝过饿肚子的滋味,感同身受。
那天晚上,林五州在市区转悠了一圈,最终选择将这份订单送给张老伯,还拍下照片为证。随后,林五州主动联系上陈永斌,加了微信,将照片发给了他。
收到照片是陈永斌没有想到的,“他做事很有责任心”。于是,陈永斌常常直接将钱转给林五州,指定他送餐。
陈永斌不知道的是,在他没下单的时候,林五州也会自己出钱,买上面包和水,送给需要的人。后来,林五州所在的送餐小组,同事郑爱珠、韩俊丽也加入其中……
5月18日,记者现场见证了送餐小组的第三次行动。14时30分,正是一天最热的时段,三人下班后,没有选择休息,买上一箱矿泉水、两箱菊花茶,骑着电动车在市区寻找目标。见到环卫工人,他们就会送上一瓶矿泉水、两瓶菊花茶,道一声“你们辛苦了”。
“只要还有余力,就会一直做下去。”林五州笑着说。
记者手记
心中有爱善小可为
陈永斌、林五州、郑爱珠、韩俊丽……他们就像茫茫人海中一张张普通的面孔,不是巨富大贾,没法一掷万金,却以自己的方式,默默地献着爱心。
陈永斌说:“这个世界上比我困难的人还有很多。”林五州表示“感同身受。”连献爱心的理由,听上去也十分普通。
几份外卖,对有些人来说,也许算不上什么,但对“有需要的人”,却可能是救命的食粮。
“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的确,人的能力或许有大小之分,爱心却无深浅之别。
心中有爱,勿以善小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