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户一桌祭品到九户一桌,泉港前黄镇凤南村埭中自然村移风易俗——
祭拜不铺张 弘扬孝文化
泉州网5月14日讯(记者 吴志明 通讯员 连键刚 文/图)祖厝落成晋主是一件大事,除了操办庆典外,各家各户还会置办一担祭品挑到祖厝去祭拜:大鱼大肉、生猛海鲜、全猪全羊,尽显奢华。近日,在泉港区前黄镇凤南村埭中自然村祖厝重建落成庆典仪式上,这一幕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户一盘祭品。以前,一张供桌只能摆放一户的祭品,而这次,一张供桌却摆放了九户的祭品,这是怎么回事呢?
孝文化带进祭祖庆典,晚辈现场给长辈洗脚。
一户只办一盘 祭祖花费变少
“为了规范祭祖仪式,各户统一使用塑料圆盘置办祭品,每户一盘(俗称宴碗);塑料盘由管委会统一采购,每个7元,为每年正月初六祭祖专用……”近日,在前黄镇凤南村埭中自然村连氏宗祠,记者见到这张“祭祖要求及注意事项”。
“这次祭祖省时、省事又省钱,真要感谢埭中祖厝理事会。”说起这次祭祖,村民庄白雪连连称赞。她介绍,每年农历正月初六他们村都要祭祖,之前每到这个时候,家里都要忙上好几天准备祭品。祭祖当天,则要肩挑手扛送到祖厝去摆,基本上每户都要摆上一张供桌。“往年祭拜除了五果六斋,还要猪脚、面线、年糕、发糕、红团、墨鱼干等,大大小小要十五六样祭品,有的人家还更多,花费从数百元到上千元不等。”村民连键刚说。
一户只能置办一盘祭品,既简单又美观。
今年,随着祖厝管委会的一纸通知,每家每户都只能准备一盘祭品,圆盘还是管委会统一购买的,于是村民们都用小碗装上祭品,摆放在圆盘里,一张供桌可以摆放九个圆盘,“置办时间大大缩短,当天上午简单准备一下就可以了,也省钱,每户基本几十元就够了。而且宗祠里空间也宽敞多了,以前每户一张供桌,宗祠内摆不下,经常要摆到门口去,今年一张供桌可以摆九户,节省了空间”。
大大减轻负担 赢得村民叫好
“以前一到庆典就大操大办,不仅助长了攀比之风,还给村民造成负担,同时,东西太多吃不完还造成浪费。”说起之前的庆典,此次移风易俗倡导者、埭中祖厝理事会理事长连庆良表示,自己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经历过苦日子,因此看不惯铺张浪费,之前其实就筹划过要改变这种陋习,这次正好趁祖厝重建落成庆典提出来,“起初还有些怕村民会接受不了,没想到实行后叫好声一片”。
以往祭祖,每户都要准备一桌祭品。
连庆良说,往年,主桌要全猪全羊,各种祭品要花费一万多元,这次主桌基本都是素菜,总花费才一千余元。“我觉得就应该文明祭拜,这样精致而不铺张,既节约了食物和金钱,又尽到祭祖敬先人的心意,而且供桌摆放也整齐美观。”
不唱大戏倡孝道 保留习俗不宴请
据介绍,除了祭品不同,本次埭中村祭祖庆典还有不少创新:以前的庆典,很多都要唱大戏,请乐队,舞龙舞狮……但此次,这些都被取消了,埭中村把孝文化带进庆典,邀请泉港区助老服务志愿者协会志愿者进村演出,通过相声、小品、歌舞,把孝文化融入其中,同时现场还请晚辈给长辈洗脚,借助庆典契机,提升家族的凝聚力。
此外,埭中村每年祭祖都有“博猪头”的习俗。往年博到猪头、猪脚和猪尾的三个人都要大摆酒席宴请宾客,“往年宴请从十几桌到三十几桌不等,花费最多的达到了六万多元。家境富裕的人还好,若家境一般的人博到猪头,或许就得举债请客”。而今年则不一样了,在祭祖前祖厝管委会就立下规矩,今年不管博到什么,都不用请客,从祖厝管委会层面破除这种陋习,既保证传统习俗不丢失,又能节约开支,减轻民众负担。
“我们会将这一套规定延续到今后的每一场庆典,并准备形成乡规民约。”连庆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