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古城铮环传:避祸求福 古厝的守护神

泉州网

原标题:古城铮环传:避祸求福 古厝的守护神

古城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不在车水马龙的繁华商区,而是藏在街头巷尾的古刹寺庙和寻常人家里。行走在泉州老城区的古街巷中,映入眼帘的是排门户牗、燕尾翘脊、红砖碧苔以及郁郁葱葱的古榕。一道道长街深巷处的老墙,围出了空间的归宿。其实,古城里的诸多细节,只需驻足并稍加端详,便能从中发现其中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有人说,古厝的铺首是每幢古厝的一双明眸,亦是古城的灵魂所在。本期最闽南专题,记者叩开了小巷深处紧闭着的古厝大门,探索关于“铮环”的那些事。

古城的楼顶

古城的楼顶

古城的拱桥

古城的拱桥

古厝的守护神

土生土长的泉州人,对于古厝并不陌生。在泉州的本地方言里,厝,就是房子的意思。泉州的古厝,很有自己的一番风味。无论是白色的花岗石楼房、红色的闽南大厝,还是别具东南亚风情的“番仔楼”,都有着属于各自的文化渊源和历史传说。一栋栋,一落落,星罗棋布般地散布于老城区的大街小巷之内,五彩斑斓,各呈特色,瑰丽多姿,令外地游客叹为观止。

所谓“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传说中,在古代的时候,泉州人如果在外获取功名或赚到了大钱,荣归故里,都务必要在自己老家“置田地、起大厝”,不为其他,为的就是光宗耀祖。而对于一幢大厝来说,门就是整栋古厝厝主的脸面。但凡是稍有些脸面的古厝厝主,都要为自家大门请来守护神。而所谓的“请守护神”,除了直接置于门主体显目位置之上的门神之外,门环处,亦是守护神的常驻之地。

据考证,早期仅有在官府和一些庙宇内,才能看见门环上守护神的身影。在经历了数百年的沉淀和衍变之后,门环附近的位置刻守护神的做法,逐渐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椒图,龙生九子之一,形如螺蚌。

门环是厝主的一种自我表达

门环是厝主的一种自我表达

有避祸求福之意

其实,门环上的守护神,学名叫“铺首”,是一种含有驱邪意义的传统建筑门饰,大多为兽首衔环之状。“以金为之,称金铺;以银为之,称银铺;以铜为之,称铜铺。其形制,有冶蠡状者,有冶兽吻者,有冶赡状者,盖取其善守济。又有冶龟蛇状及虎形者,以用其镇凶辟邪。”据有关史料介绍,铺首的造型多种多样,既有非常简单形状的,也有异常繁复逼真的凶猛奇兽的头部形状的。小的铺首直径只有几厘米,大的直径有几十厘米。它们既能当做门拉手及敲门物件,起着实际作用,又能起到装饰、美化大门门面的艺术效果。

铺首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根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铺首的形象其实源自于先秦的饕餮纹。饕餮纹这种纹饰最早出现在距今五千年前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玉器上,但饕餮纹更常见于青铜器上,尤其是鼎上,在二里头夏文化的青铜器上便有出现。直到汉代,铺首一词开始出现,并在民间推广、应用的同时,得以广泛传播。百姓信众在自家大门置上铺首,主要是为了避祸求福,祈祷神灵能够如同猛兽般勇猛无敌,保护自家平安幸福。

蝙蝠纹图案门环

蝙蝠纹图案门环

带有“福”“寿”图案的门环

带有“福”“寿”图案的门环

铺首衔环含义丰富

泉州本土文史爱好者鹿鸣表示,准确地讲,铺首其实只是门环底座,铺首衔环才是一个完整的门环,它隐含了古老而又深沉的观念,也体现了一种朴素的情感。“工匠们利用铺首上狮、虎、螭等猛兽的獠牙、舌头叼住门环,起衔接联络门环的作用,形态逼真、栩栩如生,这才是最巧妙的地方。”

事实上,门环之内,其实还大有文章。比如门环上通常还会挂有一对圆环,体现了“圆圆满满”之意,甚至还会在圆环上刻有“福”“寿”等图案,寓意“福寿圆满”,或加上蝙蝠纹图案,寓意“福寿如意”等等。而从造型上看,门环上的神灵造型多表现得威武狰狞,通常它们嘴里含有剑,表情夸张,怒目圆瞪,据说能够以此来吓退各路牛鬼神蛇和妖魔鬼怪,保护主人的家园。

从实用价值的角度来说,门环充当了现代社会门铃的效果。如果有客人来访的时候,只需要用手轻轻拍击门环,门环撞击在铺首之上就会发出清脆的声音。而厝主一听到声音便知道有客人来了,需要前来开门迎客了。

古城区的老街巷中,一座座古大厝,就仿佛是一扇扇充满温暖而疏远记忆的大门,它浓缩了泉州人坚韧、开朗、沉稳、豁达的性格,沉淀了古城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而古厝上的门环,则是一双双守望这座光明之城的明眸。今日,当我们站在历史的街角,再次怀着一份守望的心情,叩响那扇尘封的木门时,我们听到了那渐渐远去的金属撞击声,依然久久地回响在脑海之中……

古厝上的门环

古厝上的门环

椒图,龙生九子之一,形如螺蚌。

椒图,龙生九子之一,形如螺蚌。

资料链接

铺首衔环中西皆有 至今已逾两千多年

人类建筑已有近四万年的历史。从发现最早的猛犸象狩猎人的帐篷,从穴居、半地穴居、石头建筑,从巢居到干栏式建筑开始门的形式就出现了,先于人类建筑的诞生而产生。有“门”就会有“铺首衔环”,尽管史前的“铺首衔环”很原始,但从原始的“门拉手”,再从“铺首”到“椒图”,基本功能大体上没变。

现代的考古出土器物已证实东西方均有“铺首衔环”。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形式,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很常见。16世纪,在德国出现区别于常态的大教堂,(现在的哥特式教堂)意大利艺术家瓦的门拉手被赋予避难权利的象征物,凡是碰到门环之人,皆被予以保护。在西方罗马时代之前的伊特鲁立亚艺术的石棺上、中世纪以及伊斯兰文化的大门等地方也都出现过。从考古实物可以看出,西方的兽脸衔环最晚于公元前5世纪就已经出现,因此,“铺首衔环”非中国所独有。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形式,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很常见。铺首是安装在大门上衔门环的一种底座,它是中国传统的大门装饰,又称门铺。传说铺首是龙的第九个儿子,性好静,警觉性极高,善于严把门户。

孔洞内看门环

孔洞内看门环

猛兽门环

猛兽门环

另有一说,铺首衔环是汉代画像石刻比较常见的一种图案,它是由饕餮逐渐演化而来。饕餮是一种中国传统的神兽,因为这种神兽凶恶、贪婪,所以一般让其衔环,作为铺首置于大门上,用以驱邪。其实汉代画像石刻中的铺首,往往综合了许多兽类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夸张变形,造型既像牛,又像虎,面目凶恶,非常可怕。它一方面是恐怖的化身,另一方面又是保护神。现在民居中常见的虎头门环正是这种文化因素的延续。

民用的铺首一般安装在最主要的大门上,造型简单,呈圆形,多为铁制或铜制,客人来访,可用门环轻击铺首,发出清脆的金属之声。户主闻之,便开门迎客。最讲究的要数帝王宫殿大门上的铺首,铜制鎏金,形象多为虎、螭、龟、蛇,这些图案的寓意是星宿守门,能预知凶吉,也有用瞠目张口的狮头作为铺首的,既有守门之意,又显示了皇家建筑的雄伟与庄严。中国早在汉代便已使用铺首,至今已逾两千年。铺首可反映历史的变迁,也可显示使用者的地位。 (记者 周湖健 赖小玲 通讯员 鹿鸣 文/图)

鲤鱼形蝴蝶铁页门环

鲤鱼形蝴蝶铁页门环

双喜门环

双喜门环

[责任编辑:黄如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