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森:静心打磨技艺 只为“香”满人间

泉州晚报

不善言辞、踏实勤奋,一心打磨技艺,这是不少人对福建兴隆香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林文森的印象。而这,正是老一辈手艺人的特征,也是“工匠精神”大力宣扬的一种务实工作态度。

有着30多年制香经验的林文森,专注于香品的质量与技艺传承。 (陈起拓 摄)

“制香有个步骤是抖香,如制作红香,会抖得整身红色,制作黄香,就抖得整身黄色。”林文森自小学习制香,尝遍制香的艰辛。

永春达埔镇拥有着300多年的制香历史,从小受祖辈制香的熏陶,林文森16岁进入当时的乡镇企业汉口制香厂当学徒。上世纪80年代,制香生产条件差,瓦片屋、木房里又闷又热,弥漫着粉尘。为确保香品能晒足六小时阳光,少年的林文森和大人一样,凌晨2时开始劳作,夜以继日地在制香车间忙碌着。因为勤奋好学,他很快掌握到制好一枝香的各个工序技术要领。

在汉口制香厂历练6年,再到漳州长泰一家台资企业任厂长6年,之后林文森回归家乡,携手兄弟创办了达埔镇第一家制香厂。2007年,他和兄弟将工厂搬到中国篾香城工业区,以标准的厂房和自动化的制香设备,开始全新发展,实现了各道制香工序70%的工作由机械设备完成。

每一种香品的原料选择和配比,林文森均亲自把关。“拿一支朝拜用途的香品来说,篾芯要选择四至五年生的竹子,像麻竹含有甜分,应先蒸去甜分,才有利于香枝的长期保存;在粘粉、香料的选择上,不同材料特性有差异,用量不一样,需仔细甄别、配比。”林文森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因选材皆为质量可靠的中草药等,人工抖香时会被喷得一身粉,却无制香师傅因此落下职业病。

在制香技艺上,对部分香品,林文森坚持用传统技艺制作。在平时的设备制作中,林文森每日必巡看生产线,力求生产出合格香品——香脚整齐;香肉工整圆滑不粘枝、不掉粉;点燃的香味佳、不熄火、无黑烟。

凭借几十年的技术造诣,林文森参加了永春篾香国家标准与地理标志的起草,并获得泉州市科技与进步三等奖。作为一位老匠人,林文森不仅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还乐意传徒授业,深受同行赞誉。2018年4月,林文森被市总工会列入第二批“泉州工匠”名单。(记者 陈淑华)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