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泉州文化人郭民富的接地气征迁工作法(图)

泉州晚报

他曾走遍泉港的山山水水,耗时8年执行主编了泉港区首部专志《泉港姓氏志》,被业内专家誉为“福建同类志书中的上乘之作”。他修纂的《泉港古诗》《泉港古代人物》等著作,填补了泉港历史文化系统整理的空白……他就是泉港区教师进修学校老师郭民富,兼任区政协文史委副主任,受聘为区政府文化顾问团成员。

去年以来,郭民富走上新征程——与泉港区许多抽调干部一起,参加泉港石化安全控制区安征迁工作。在安征迁工作中,郭民富和同事们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满腔的群众感情,创出一套“接地气”的工作法,迅速打开工作局面,赢得了群众的信任。□记者 陈淑华 通讯员 庄国辉 林弘梫 文/图

郭民富(中)与组长庄金红(左)一起,入户向村民宣传拆迁补偿方案。

通俗解释补偿方案 听者会心笑了

旨在解决厂村混杂、保障群众安全的泉港石化安全控制区安征迁项目,是泉港建区以来投资最多、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一次公益大征迁,项目涉及17个行政村5万多名群众。依法依规、稳妥地推进安征迁工作,是摆在所有参与干部面前的必选题。

郭民富所在的泉港石化安全控制区安征迁项目第一片区指挥部第五组,负责南埔镇仙境村蔡坑头自然村的征迁工作,临时办公室设在仙境村。自驻村起,他和小组成员就对征迁文件进行深入学习,在反复推敲、讨论中,将补偿政策了然于胸。

作为小组长之一,郭民富负责近60栋房屋的签约任务。在跟群众沟通协调中,他经常以自己两次作为征迁户的亲身经历,与群众交流此次补偿政策的优势所在。这其中,通俗易懂的“炒米粉”被他反复提及。“就像‘炒米粉’,说是米粉,但出彩的是海蛎、肉、油、香菇等佐料。同理,此次安征迁补偿方案里的‘主体结构’‘二次装修’好比是米粉,是基础部分;而按时签约奖励金、货币补偿奖励金以及房票价值等好比是佐料,在总款项中的占额比例更高呢。”生动风趣的解说,让听者会心大笑,轻而易举地理解并接受了补偿政策。

为群众争取最大利益 干群关系近了

因长期从事地方文史整理、研究工作,郭民富对群众有着特殊的亲切感。在安征迁工作中,郭民富乐于倾听村民心声,重视村民意见,忧百姓之忧。

当发现有些征迁群众家庭户口情形复杂而影响到签约后,郭民富细心梳理出15种个案,及时向上汇报,取得上级的理解支持,问题得到解决,有效保障了群众利益。为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在组长庄金红的带领下,小组成员多渠道打听房源,多次带群众到泉港房地产超市以及各处房地产现场考察,为他们“在哪里买房,怎么买房”穿针引线、出谋划策。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郭民富所在的工作组一点一滴的实在做法,有效拉近了干群关系,为推进安征迁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截至3月底,该小组的拆迁房屋签约数已完成全年总任务的60%。

保持同一个补偿标准 群众信服了

为保持一个补偿标准、一把尺度,不让漫天要价者得逞,也不让老实人吃亏,工作中,郭民富和组员们形成了“宁可进度慢,也要守原则”的共识。

征迁工作具体而繁琐,补偿结算要求更为精准。工作人员偶尔也会出现失误,有些群众“得理不饶人”,郭民富和组员们一边真诚道歉,一边重新核算,对于因房屋测量漏项导致群众利益减损的情况,发现后也立马补足,并主动向征迁群众道歉解释。

打铁还须自身硬。驻村近一年,郭民富与组员们恪守纪律,不喝群众一杯酒、不吃群众一顿饭。该小组的村聘人员刘梅枝本身也是征迁户,去年大孙子考上大学,几次三番要请客,组员们直接拒绝。个别群众家有喜事盛情邀请,他们也是婉言谢绝。“小而言之,我们要在基层一线不丢自己的脸;大而言之,我们必须让群众看到政府的良好形象,增强群众对政府的信心。”郭民富的一席话,让记者感受到了一位基层共产党员的实干与担当。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