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石井三安半导体项目征迁啃下“硬骨头”

东南早报

院前村一角荒料搬迁前。

院前村一角荒料搬迁后。

­  一辆辆大型工程机械车来回穿梭,轰鸣的机器马达声响彻工地……近日,在南安石井三安半导体项目建设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  12辆机械车、100天时间、26万立方荒料,高速度、高效率的荒料搬迁,才有了如今项目的顺利动工。

­  为什么要搬迁荒料?南安是如何创新模式、疏堵结合、盘活荒料资源,实现“乾坤大挪移”?昨日,记者前往三安半导体项目建设现场一探究竟。

­  成立小组奔波各角落摸底调查

­  以往途经石井镇院前村,随处可见随意堆放的荒料,其中有不少堆放了近10年,本就不宽敞的村道更狭窄了,车辆驶过,扬起阵阵灰尘。但如今,村道旁一片平坦,原本杂乱无章的荒料不见了。

­  记者了解到,院前村是三安半导体项目启动区,全村基本纳入征迁范围,这势必要迁移众多荒料。荒料不像田地、房屋,征迁协议签订后即可清表、平整,它体积大、重量大,不易搬迁。

­  这么多荒料,要如何清理?为了攻克这块“硬骨头”,今年1月,石井镇重大项目指挥部成立了荒料搬迁小组,抽调干部蔡佳荣、黄文博为小组成员。

­  “刚接到任务时,压力很大,耗费脑筋想办法。”蔡佳荣很庆幸,团队成员会利用自身的知识,一起分析原因、探讨解决方法。

­  前期时间,小组成员奔波于院前村各个角落,对荒料堆放数量、面积等进行摸底调查,并现场踏勘测绘,登记在册。一些在外乡贤的荒料因堆放时间久,无人看管,导致“漏测”,为此小组成员专门用2周时间进行补缺补漏。“前期工作一定要做得细致再细致,这些都是群众的利益,容不得一丝马虎。”

­  根据统计,石井镇院前村堆积的荒料有26万立方,占地1000多亩,共涉及100余家荒料主。

­  主动对接满山寻找放置地点

­  前期摸底调查结束后,如何搬迁成为大家考虑的问题。“若采取强制手段,将荒料进行破碎后再处理,事情会简单得多。但因涉及群众多、利益大,‘柔’比‘硬’更适合。”蔡佳荣和黄文博在沟通后达成共识。

­  “征迁工作,首先要考虑群众利益。”蔡佳荣告诉记者,他们选择跟荒料主做朋友,每天,荒料搬迁组成员出入荒料主家,与他们泡茶、聊天,倾听他们的心声。

­  蔡佳荣等人的诚恳态度,打动了荒料主。“说实话,石井的前景很好,我们也想跟上时代步伐,现在不是都在提产业转型升级吗,我们也想转型啊。”荒料主老李吐露心声,荒料不是想卖就能马上卖掉,在买卖达成前,如何搬迁、搬到哪里,他们也很头疼。

­  搬迁组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村民同意搬,但往哪里搬?从这里搬往那头,下次征迁还要二次搬迁,费力费时,也不实际。

­  “统一集中放置,尽可能减少荒料主的损失。”荒料搬迁组成员召开协调会后达成一致,帮助荒料主寻找适合的放置地点,放置点还必须在3-5年内不会开发。“满山跑、满村找,终于找到了4处符合的地点。”蔡佳荣说,仅4个放置点就可容纳10万立方荒料。

­  寻找放置点的同时,荒料搬迁组成员还积极动员荒料主自行解决荒料,主动帮他们寻找买家。溪石、环石、东升……荒料搬迁组“盯上”了不少企业,主动拜访、主动对接,顺利解决了四五万立方荒料。

­  创新模式投资190多万建行吊场

­  在多方努力下,加上荒料主自行解决的8万多立方荒料,最后还剩下3万多立方荒料。

­  “多次协调后,我们决定向空间要效益,通过集约利用的方式,有效整合资源,吸纳剩余荒料。”蔡佳荣、黄文博告诉记者,政府投入190多万元建设占地6000多平方米的临时行吊场,用于荒料堆积,为群众搬迁荒料提供场所,该场可堆放3万多立方荒料。“集中堆放,既节省空间,也能让荒料主自主经营。”

­  这一做法得到了荒料主的极大认可。“荒料搬迁时间紧、任务重,政府提供这么好的地方,让我们有时间去销售荒料,对我们来说非常便利。”院前村的荒料主纷纷出动装载车配合荒料搬迁。记者了解到,因今年产业发展变化,院前村仅有12俩机械车用于荒料搬迁。

­  院前村村民李永佳的荒料最多,有近10万立方,占院前村荒料量超过1/3。荒料搬迁过程中易损坏、贬值,对他来说损失大。了解到李永佳情况后,荒料搬迁组成员主动帮其找到临时搬置点,并带其考察地点。

­  政府工作人员给力,荒料主也不落后。一确定搬迁点,李永佳立即和搬迁组制定搬迁倒计时间表。近10万立方的荒料,按照一天1000立方的速度,需要3个月才能完成,但李永佳自加压力,多辆机械车同时运作,仅用2个月5天就全部搬迁完毕。“春节我们只停了3天,初三就开工了。”李永佳说。

­  在镇村干部、石井镇重大项目指挥部、荒料搬迁组和荒料主的合力下,荒料搬迁顺利推进,保证了项目的如期动工。记者了解到,目前仅剩1000多立方荒料未搬迁,预计4月中旬即可全部完成。(记者 庄晓丽 文/图)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