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李光地被绑架及解救过程 《至谊堂实纪》手稿面世

泉州晚报

李光地的二伯李日燝(zhǔ)在300多年前手书的《至谊堂实纪》在安溪湖头被发现。该手稿详细记述了少年李光地的一段惊险奇遇:14岁的李光地和家人遭土匪绑架并扣为人质长达一年多,李日燝带人配合官兵耗时4个多月,经历大大小小100多次战斗,终于端掉匪巢将他们解救出来。后经李光地奏对,康熙知道了李日燝的经历,御书“在原至谊”四字赐给他,当朝二十几位高官硕儒则为他写传赞作诗歌。专家表示,该书兼具文史价值和文物价值,《泉州文库》拟将它纳入点校整理出版计划。(记者 吴志明 实习生赖章平 文/图)

影印本

影印本

手稿已经破烂不堪

手稿已经破烂不堪

缘由 博士生搜集资料写论文 在国家图书馆发现该书

昨日,记者在泉州府文庙《泉州文库》办公室见到了这本手稿的影印本。从安溪湖头镇文管办副主任李清黎提供的图片上记者看到,手稿原稿已斑驳发黄,有些甚至已经腐坏。

说起发现原稿的过程,湖头李氏宗亲理事会李玉成介绍,2010年至2013年,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郑振满和张侃带领2007级本科生到安溪湖头进行田野调查,其中厦大学生高志峰每年都参加。湖头李氏宗亲理事会安排他和李清黎参与,协助带路和提供有关资料,双方因此结下不解之缘,此后经常互通信息、资料,成了忘年交。

2016年,已是博士生的高志峰在写博士论文时,导师指定的课题是写湖头人文历史。在搜集资料过程中,高志峰发现国家图书馆收藏有李日燝撰写的《至谊堂实纪》一书,当即将这消息告诉了李玉成并提供了影印本。由于该书问世于清乾隆时期,相隔时间长,又因为当时拓印技术所限,很多地方字迹难辨,一时难以整理、点校。

“当时我们就想,既然有木刻版本,那就应该有原稿,于是开始搜寻。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前终于让我们找到。原来李日燝的后裔李只收藏有该书的手稿原件,他逝世后,他的儿子李清铭在整理房间时,发现了这些手稿,这对校对木刻版本起了很大的作用。”李玉成表示,李日燝生前还写过《佣言》一书,当地流传是《盘屿佣言》,这在李光地撰写的李日燝墓志铭中有记载,可惜没有见到手稿。

事件 李光地被绑架 伯父拼死解救

李玉成介绍,李日燝字褒甫,号渔仲,大学士,自幼嗜学善文,且文武兼备。《至谊堂实纪》分成上下两卷,两卷都是48页,96面,总字数在2万字左右。上卷主要是当时多位同僚为李日燝的事迹所写的传赞,以及康熙年间十几位高官硕儒为他所作的33首诗歌。下卷则为李日燝当时所写的塘报和呈稿,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战报,以日记的形式详细记述了他带人为解救遭绑架的李光地等人所经历的战斗。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清顺治乙未、丙申间(公元1655年-1656年),李光地时年14岁,他一家老老少少12口被山贼林日胜抓走,只有李光地的父亲逃脱。山贼以李光地等为人质,索要钱财。李光地的祖父在花掉所有钱财后也没有把他们赎出来。李日燝得到消息后,从外地赶回来。随后,他找山贼林日胜赎人。一直到第二年(1656年)7月,李日燝花了很多钱,但山贼贪得无厌,李光地等人仍没能被释放。李日燝于是招募乡里的勇士,配合官军连战4个多月,经过大小100多次战斗,攻破了林日胜多个巢穴。林日胜不得不挟带李光地四处逃窜,想以其为谈判筹码,所以才没有加害于他。最终李日燝救出人质,贼党尽平。李日燝的同僚魏裔介、张英、卫既齐等8人为其写了8篇传赞。

李光地平安回归,其父非常感激李日燝,他告诉李光地,有朝一日发达了,一定要彰显伯父的事迹。康熙四十二年,已贵为吏部尚书的李光地向康熙讲述了少年时代这段被土匪绑架为人质的经历和伯父相救的经过。康熙很感动,为褒奖李日燝,他御书了“在原至谊”四字赐给李日燝。当朝的魏象枢、查慎行、王云锦等十几位高官硕儒均被李日燝的事迹所感动,写下了33首诗歌。

顺治年间的塘报呈稿和康熙年间的传赞诗歌稿件保存了下来,李日燝逝世后,到乾隆年间,李日燝的后裔玉鸣、复发等收其稿件编辑成书,曰《至谊堂实纪》,分为上下两卷,刊刻问世。

专家 兼具文史和文物价值 或收录《泉州文库》

泉州文化学者林少川表示,该书兼具文史价值和文物价值,为研究清初安溪县乃至闽南地区的社会状况,提供了翔实的史料依据。该书不仅详细还原了少年李光地的这段惊险经历,还保留了魏裔介、张英等人的相关作品。

记者了解到,该书或已是孤本,如果没有及时整理出版,随时有可能消失。泉州文库办公室主任杨清江表示,目前《泉州文库》正在争取将它纳入点校整理出版计划。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