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同是“鬼节”,为什么中元节不如清明节有名?
中国有三个鬼节,分别是清明节、中元节和寒衣节。今天农历七月十五,恰好是中元节。
从节日功能来说,一年一个“鬼节”加上死者祭日的祭拜,就能满足需求,为什么要设定三个节日同为“鬼节”呢?
中元节到底是个什么节?
先来说说中元节。
一般认为,中元节,又名“盂兰盆节”、“鬼节”。其实这种认识存在很大的误解。
鬼节、中元节与盂兰盆节,是分属于民间俗信、道教与佛教的说法,三者呈并列关系,而非一个节日的三个不同名称。
民间俗信的“鬼节”中,整个农历七月都应当是“鬼节”,阎王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把鬼放出来到阳间觅食,享受人们的供祭,七月最后一天,重关鬼门,群鬼又得返回阴间。
而中元节中的“中元”二字源于道教的三元说,在唐中后期才正式被固定节名。中唐诗人王建(767~830年)《宫词》写道:“看着中元斋日到,自盘金线绣真容。”
东汉末年,道教有“三官”之说,在北魏的时候,道士寇谦之杜撰了三元节神话,有一位叫陈子祷的人,与龙王三公主结为夫妇,分别于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日生下了天官、地官、水官三兄弟,分掌赐福、赦罪、解厄。中元节是地官赦罪之日,道士在这一天诵经作法事,以三牲五果普度十方孤魂野鬼。
所以,使用“中元节”这个词汇指代的七月十五,其实是“地宫赦罪日”,而民间俗信中,这一天祭祀的鬼并不专为祖先亲人,也包括了孤魂野鬼。
但在中元节形成之前,七月十五早已被佛教征用。
佛教中的七月,原为一个佛的欢喜月,而非“鬼节”。在每年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僧人要定居在寺院,安心参悟,不得外出,安居首日(也就是四月十五)是结夏,圆满结束为解夏。七月十五日,和尚们终于能够出来了,很多和尚修行圆满,佛看到这一切,和和尚一样欢喜,故称“欢喜月”。
但为何七月的盂兰盆节成为“鬼节”呢?盂兰盆,是梵文Ulambana的音译,原意为“救倒悬”,即解救在地狱受苦的鬼魂。佛经《盂兰盆经》在西晋时期翻译传入中国,经中有“目连救母”的故事,与当时仍然存有的孝道观念暗合,后被推崇“三教同源说”的南朝的梁武帝萧衍提倡,将其定为一个民俗节日,当时其主要功能是供奉佛祖。只是到了宋代才发生了变化,发展为荐亡度鬼。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目连救母的故事。
目连家里有钱,但母亲很吝啬,特别喜欢小动物,常常趁儿子出去的时候,红烧或者清蒸小动物,从不修善,后来死了之后,入了地狱。目连为人孝顺,出家修行,得了神通,看到他母亲在饿鬼之中,就拿着钵盛满饭给母亲吃,谁知道,食物到了他母亲手中,就化为灰烬。目连很是心痛,找到佛祖,佛祖说,你母亲罪孽深重,我一个人救不了,得需要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于是目连于七月十五日建盂兰盆会,借十方僧众之力让母亲吃饱。后来七月十五就成了盂兰盆会的日子。
目连救母的故事既有佛教教人行善,普渡众生的意思,也有儒家孝道文化。更关键的是,它为后来中元节的发展提供了“饿鬼”这一意象,与民间俗信中阎王放鬼出来觅食一致。给饿鬼施舍,就有祭祀和烧纸钱的普施,凡间的人做这一切又是为了“赦罪”,防止厄运。因而这三者的各种理念习俗和意义在流转过程中相互交融。
不知是巧合,还是道教附会佛教的盂兰盆节,中元节与盂兰盆节都设定在七月十五这一天。以至于后世以为,这两个是一个节日的两个名称。同时也由于其意义和习俗早已难以分清,两个节日的习俗开始混用,在地方进行自我发育。
例如海口地区还有施孤的习俗就是民间俗信延展,七月十五晚上,街边阿公阿婆们在自家的房前屋后插满香烛,焚烧纸钱、元宝、布匹等纸制品,买小芋头、番石榴、杨桃等青果施舍在房子的四周,给那些在阳间没了亲人的孤魂野鬼。
而河北、福建、江苏等地则是焚纸。江西吉安中元节焚纸,但禁止孕妇折纸锭。福建永福县中元节,已嫁之女子须回家祭祖等等。
图说:南京放花灯也很有名
七月十五的鬼不是清明节的鬼
我们很容易发现,中元节与清明节不同,清明的“鬼”其实就是先人,但中元节的鬼却有饿鬼和祖先两种含义。
既不是单一的孤魂野鬼们,也不单纯是先人。
北师大文学院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刘铁梁教授提出,中元节中关于“鬼”的分类与祭祀仪礼包含了亲属制度的结构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