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干部拔“穷根”翔云东山大“变身”
梁宝国掏出手机打开App,向入户回访的驻村干部展示光伏发电收入。看到这笔稳定收入,驻村干部放心了。
海丝商报3月8日讯(记者 庄晓丽 李想 文/图)
通往北坑农田的泥泞小路变成宽敞的机耕路,各角落亮起了太阳能路灯,茶余饭后有了健身散步的场所……两年前,翔云镇东山村还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没有产业、村财为零、村道没有路灯,如今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财收入今年也将达到10万元。
这一切的改变,源于驻村干部的到来。昨日,记者走进东山村,看看在驻村干部的带领下,这个山区村庄发生了哪些变化。
村组织的壮大
青山滴翠,薄雾缭绕。东山村地处翔云镇镇区西北角,全村下辖8个小组,566户2462人。村产业结构单一,集体经济薄弱,没有经营性集体收入,为典型的“空壳村”,村民大多以务农和外出打工为主,年人均收入不足8000元,不及全镇平均水平。
受区位、立地、交通、信息、群众观念等因素制约,东山村经济发展明显滞后,群众生产生活环境较差,2016年被确定为泉州市扶贫开发重点村。
同年,南安市委书记王春金挂钩帮扶东山村,年底,泉州市政府办派驻东山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洪波和南安市委组织部派驻东山村党支部副书记陈振华先后来到这里。
没有村财,村庄难以发展。多方走访调查后,洪波和陈振华决定先改变村庄的落后财政状况,采取建设光伏发电系统的模式创收村财。仅去年发电收益就有6万多元,第一步摆脱了“空壳村”。
刚开始驻村时,洪波和陈振华发现,村委会没有严格的例会制度,有事大家聚聚,没事各忙各的,村组织涣散。
“健全的村组织制度是一个村良性发展的根基。”洪波说,抓开发必先抓班子。2016年年底,恰逢东山村村委会换届,他们为新班子定下规矩,每周一不管有事没事,都要召开村两委会议。
为了激发村干部干事的热情,驻村以来,洪波和陈振华先后带领村两委积极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到南安向阳坑头村、同安莲花白交祠村等参观学习,拓宽村两委思维,转变发展思路。
“你看向阳乡坑头村,也是在山区,为什么它们发展得这么好,我们却还落后?”山区村庄发展的明显差距,引发东山村党支部书记陈花池等村干部的思考,东山村地处高山,空气清新,自然资源丰富,“我们要如何让身边的资源变成财富?”如今,抱团在一起的村干部经常碰头讨论村庄的未来发展。
“东山村要发展,‘农业+旅游’是一大方向。”洪波告诉记者,近段时间,他们接待有兴趣的投资方等到东山村走访考察。昨日,投资方还邀请台湾农业专家来村里实地考察。
“一年多来,泉州、南安两级领导多次到东山村指导关心脱贫攻坚工作;王春金书记还专门召开会议现场指导村庄发展。我们根据上级领导提出的重点工作,结合东山村实际,不断壮大村集体收入,整治村容村貌,提升乡村民生事业。”洪波和陈振华告诉记者。
修缮拓宽村主干道、安装路灯、整修农田水利、整治村容村貌、改造旱厕……如今,经过一年多发展,东山村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以前村道没这么宽,路上也没路灯,一到晚上黑乎乎的。”村民小梁说,现在,每当夜幕降临,村民都喜欢到村道上散步或到活动场所跳舞、健身,生活越来越舒适了。
2017年7月,东山村党支部被翔云镇党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8年1月,东山村被南安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和谐村”。
贫困户的蜕变
“每天时不时拿出手机,登录软件看下今天的电量有多少,就能知道今天又收入多少了。哈哈哈……一天不看就睡不着。”想到自家楼顶的光伏板正源源不断地为自己创收,今年47岁的贫困户梁宝国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看到驻村干部和村干部来看望他,梁宝国赶忙打开软件,“到中午时候,今天共收了14度电。夏天日照久的时候,一天最多能有二十七八度电”。
约20年前,梁宝国身体硬朗,在外打拼多年后存下一点积蓄,他决定翻建自家房子。可在房屋二楼修建过程中,他不幸从楼上摔下,造成脊椎受伤,从此下半身瘫痪,失去劳动能力。
“那时,整天躺床上,什么都做不了,很无助。”梁宝国说,母亲老了,孩子尚幼,生活困顿窘迫。
“到东山村驻村后,扶贫工作是一大重点。”洪波回忆称,刚到东山村时,与贫困户沟通脱贫良策,得到的不是“将就这么过”,就是“穷,没办法”。“村民提不起劲脱贫,再怎么好招也没用。”为此,洪波和陈振华增加入户频率,嘘寒问暖。慢慢地,贫困户打开话匣子,跟他们谈致贫原因、脱贫想法等。
走访中,洪波和陈振华发现梁宝国有一个女儿还在读书,母亲年近七十,梁宝国最担心的就是女儿出嫁、母亲老去后,谁来照顾他的生活。“村民的困难,我们要尽力去帮助解决。”多方讨论后,村里决定筹资4.5万元,在他屋顶安装5.3KW光伏发电系统,保障梁宝国一家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可以说,前20年的我,对生活失去信心,只想躲在家里。如今的我,每年有5500多元的售电收入,每天心情都很不错,现在会时不时坐轮椅出去走走。”梁宝国笑着说,现在跟村民聊天,大家都惊叹他的变化,整个人都有精气神了。
除了光伏脱贫,村里针对部分仍有劳动力的贫困户,鼓励他们走出去,用自己的双手赚钱脱贫。记者了解到,目前东山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户13人已全部实现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