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领取款项
贫困户将饲养的土鸡卖给合作社
泉州网3月8日讯(记者 吴志明 通讯员 林钦固 文/图)她是一名“80后”,和丈夫先后辞职回乡当起了“农场主”,成立合作社,从事果蔬种植、加工与销售,以及禽畜销售。两人在缔造小康幸福家庭的同时,不忘家乡父老,通过精准扶贫,引导帮助镇里100多户贫困户养殖鸡鸭和猪,并代为销售。她就是安溪人林挪萍,在“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记者走访了这位贫困母亲的“贴心小棉袄”。
精准帮扶贫困母亲
在农村,抓猪崽、孵小鸡、翻田地是开春的大事,事关一家全年的收入。这些天,安溪虎邱镇虎坵村63岁的贫困母亲周惠卿正为抓猪崽的事儿犯愁。此时,林挪萍上门走访来了。这几天,林挪萍走遍了虎邱镇12个行政村,走访106户贫困户。其中,有不少像周惠卿这样的贫困母亲。
一进门,林挪萍嘘寒问暖,亲切得像自家闺女。让周惠卿惊喜的是,这一次,林挪萍带来了“新春大礼包”:一份“合作社+贫困户”禽畜产销协议、一笔来自晋江市爱心企业定向提供的2000元养殖资金、一项亩产7000斤的番薯种植技术。
这份“大礼包”明确,周惠卿今年养殖的鸡鸭和猪,合作社将以高于市场价格5%-10%的价格统一收购。而爱心企业提供的养殖资金,则将减轻周大妈的养殖成本。待土鸡土猪成熟出栏后,爱心企业将直接回购。同时,引进高产番薯种植技术,构建农户“微立体种植、养殖一体化”,则将有效减少养殖染污,缩短养殖周期,提高肉质和产量。
“大妈,这样算来,您今年增收2万元一点问题都没有。”林挪萍还为周惠卿算起了“明白账”。听到这儿,周惠卿笑逐颜开。
临近中午,林挪萍又来到美亭村贫困母亲廖秀华家中。在廖秀华家中,林挪萍递上两个大“红包”:一个是2018年土地流转的租金,另一个是春节期间,廖秀华在合作社农场打工的工钱。这两个“红包”,廖秀华这几年都会拿到。2015年,廖秀华通过租赁,将自家1.3亩零散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每年,她都可以得到1300元的租金。此外,在农场游客高峰期和农忙时,廖秀华还到农场打零工,一天下来,也能领到100元工钱。
辞职回乡建起农场
林挪萍是安溪县虎邱镇金榜村人,和丈夫结婚后,她起初在厦门一家公司从事财务工作。平时,她对生态食材有所关注,发现很多上班族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追求精致、健康、营养饮食的人越来越多。她把自己的想法和丈夫一说,两人一拍即合,2014年、2015年两人先后辞职回到安溪虎邱美亭村,通过租借的方式,从农户手中流转数十亩土地,建起了农场,从事果蔬种植、加工与销售,并在2015年11月成立了合作社。
2016年8月份,虎邱镇政府提出由合作社帮扶镇里的贫困户,由镇里出资购买合作社的鸡苗、鸭苗给贫困户养殖,由林挪萍他们帮忙防疫,养成后再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回收销售。“对于每户贫困户我们都会进行登记,在鸡鸭苗发给他们后5个月左右时,我们会主动联系。”
培训提升“造血”功能
市场信息和技术是新型农业的第一生产力,这两年,林挪萍还发挥自身优势,将最新市场信息和技术无偿提供给贫困户们。2016年,乌骨鸡市场行情紧俏,合作社就引导贫困户多养乌骨鸡,共发放2600多只鸡苗。2017年,农家土猪市场价格一路走高,合作社打响土猪品牌,引导具有土猪养殖条件的贫困户养殖黑猪。
针对贫困母亲文化程度低、家庭条件差等客观因素,林挪萍在专业养殖技术培训上用心良苦。她建立24小时兽医联系渠道,帮助贫困母亲做好重大疫情主动防疫,天气变化过大时及时提醒做好防护等措施,在实际生产中,逐渐引导、提高贫困户的生产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