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泉州网3月2日讯 (记者 孙虹)3月2日,正值传统元宵佳节,福建泉州天后宫内人潮涌动,古乐悠扬,一年一度的泉州·澎湖“乞龟”民俗活动揭彩点睛仪式于此间举行,数百名泉州与澎湖民众早早赶来“乞龟”,祈愿家庭和乐、两岸和平。
2月11日,元宵佳节,由泉州天后宫、台湾澎湖天后宫联合举办的2017年泉•澎“乞龟”民俗文化活动举行揭彩点睛仪式,吸引了许多信众和游客前来祈福。“乞龟”在闽台两地流传久远,是福建闽南传统元宵习俗,深受泉澎两地乡亲的认同和喜爱。张斌 摄
作为一项极具闽南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乞龟”主要流行于泉州和澎湖一带,寓意着平安、幸福,也体现了两岸民众共祈和平、共谋和谐的美好愿望。
“乌龟是吉祥、长寿、福禄的象征,早在400多年前,‘乞龟’这个民俗就随着先民的步伐,从泉州传到澎湖,并传承至今。”澎湖两岸交流协会理事长陈双全告诉记者,在元宵节这个团圆的好日子,两岸民众携手祈福,也将血溶于水的亲情紧紧凝聚。
“摸龟头起大楼,摸龟嘴大富贵,摸龟身大翻身,摸龟脚吃不干,摸龟尾吃到有头有尾。”在为象征福寿安康的“米龟”点睛揭彩后,重达5.38万斤“大米龟”立即被现场民众围得水泄不通,大家从头到尾摸遍“米龟”全身。
对澎湖旅行社商业行业公会理事长陈仁和来说,连续多年举办的两岸携手“乞龟”活动再熟悉不过。“这是我第12次来泉州过元宵,就像回家一样。”陈仁和说,澎湖先民有75%来自泉州,“乞龟”可说是澎湖乃至台湾最具特色的元宵民俗活动之一。
陈仁和介绍,从2007年开始,每年的春节前夕澎湖师傅都会来到泉州制作“米龟”,第一年用于制作大“米龟”的大米只有1万多斤,而随着活动的影响逐年扩大,“米龟”也一年比一年大,象征着两岸民众的情谊一年比一年深厚。
泉州天后宫文物保护管理处主任许晓晖表示,祈福活动结束后,这些米将会分发给民众,尤其是通过慈善总会和总工会分发给敬老院、孤儿院以及困难民众,让大家带回家分食,隐喻“呷(吃)平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