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泉州将抓住金砖溢出效应和“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契机,围绕“世界海丝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和“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目标,全年力争接待游客646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12亿元,同比增长18%和20%,实现旅游经济和旅游形象双提升。这是记者从昨日召开的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上获悉的。(记者 张素萍)
2017年
旅游收入居全省前三 过夜游客逾半
据统计,2017年,泉州接待游客5474.49万人次,同比增长21.4%;实现旅游总收入843.81亿元,同比增长28.7%;两项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均保持全省前三。
在众多游客中,去年入境游客达145.26万人次,同比增长10.9%,位列全省第二;过夜游客2839.73万人次,同比增长21.4%,占全市旅游总人数比重51.9%,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7个百分点;游客人均花费1541元,同比增长6.1%,位列全省第二。
与此同时,泉州旅游业在管理模式和体制改革方面取得创新性突破。去年12月29日,福建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将泉州市旅游局更名为泉州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全市旅游行政体制改革迈出关键一步;国有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清源山经营权划归市文旅集团,引进专业管理团队运营,实现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成为全市国有景区体制改革的示范。
此外,泉州在旅游项目推动、产业融合、软硬环境、品牌营销等方面亦进展喜人。
2018年
鼓励支持县(市、区)成立旅发委
今年泉州将加快体制改革,借助市旅发委设立契机,探索建立旅游综合协调机制,增强旅游顶层设计,加强部门协同和市县联动,打破县域划分和条块分割的限制,推进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线路和旅游营销的全域统筹。同时,鼓励和支持泉州有条件的县(市、区)成立旅发委。
在监管方式上,泉州将继续深化“1+3+N”综合管理模式,力争实现旅游纠纷调解委员会在4A级以上景区全覆盖,鼓励设立法官工作室、旅游巡回法庭、旅游工商、旅游警察。
实施六大产品培育计划
在项目带动上,泉州将继续打造品质高、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旅游产品。
其中,结合后渚港和16个申遗点,策划生成一批精品旅游项目,争取更多项目列入中央、省上规划盘子,获得支持。与此同时,重点推动泉州美食城、石狮永宁古卫城、晋江九十九溪流域田园风光、南安英良五号、惠安小岞生活艺术岛、安溪海丝茶源、永春岵山古镇、德化石牛山、台商投资区八仙过海等旅游项目。
在产品打造上,按照“亮点在古城、厚度在山海、空间在生态连绵带”的全域旅游布局,泉州将实施“六大产品”培育计划,即:十大特色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十大旅游特色街区、十大旅游休闲集镇、十大旅游特色村、十大特色旅游风景道、十大旅游度假区。
做热古城游 念好“山海经”
今年泉州将继续做热古城游,通过整合古城旅游资源,科学布局文创产业,建设旅游集散和游客服务驿站,完善公交慢行系统,办好海丝古城徒步穿越活动,把古城古早味和现代感、原真性和时尚元素有机融合,打造成展示闽南特色文化的城市会客厅。
念好山海经,发展生态旅游、滨海旅游,推进永春、德化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创建一批星级休闲集镇、特色村、乡村旅游经营单位,释放旅游惠民助民功能。
拓展海丝沿线国家客源
今年泉州将持续打响“清新福建·海丝泉州”旅游品牌,全方位拓展潜在客源市场。一方面,鼓励旅行社跨地市设立分社,优化“一日游”“二日游”旅游线路,广泛吸引周边游客;另一方面,加大在国内主要客源地宣传营销力度,拓展长三角、珠三角、高铁沿线城市、华东、华北地区市场。
加强“海丝泉州”“古泉州(刺桐)史迹”品牌塑造,借助“海上丝绸之路旅游推广联盟”以及各类经贸文化交流平台,推动泉州旅游走进境外市场,重点拓展海丝沿线国家。加大办节力度,提升办节水平,力争实现“县县有品牌、月月有活动”。
此外,泉州将重点培育一批知名的旅游企业集团和旅游品牌,引导支持发展充满活力的旅游中小企业和旅游创客。同时,鼓励旅游企业资源整合、相互参股、上市融资,实现规模化、品牌化和现代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