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执行办案推进司法公开 各地法院5年成绩单瞩目

法制日报

狠抓执行办案推进司法公开各地法院5年成绩单令人瞩目

立案增长人员未加结案反升

□ 本报见习记者  张晨  本报记者  张昊

新收案件和审执结案件数量大幅上升,实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执行风暴下“老赖”无处遁形,新时代智慧法院推进司法公开……

《法制日报》记者今天梳理各地高级人民法院2017年工作报告发现,过去的5年,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不断深化改革,成绩令人瞩目。

收案结案数量大幅增长

数据显示,不管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北京、上海、广东,还是地处偏远的广西、青海、贵州等,案件数量都呈现大幅度增长。较之上一个5年,不少地区新收案件数量和审执结案件量,增长都超过50%。

2013年至2017年,河南法院共受理案件517万余件,审执结500万余件,同比上升98.9%、98.2%,增量全国第一。

收案数量大幅增长,与法院全面实行立案登记制“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密不可分。2015年5月1日,人民法院全面实行立案登记制,切实解决“立案难”问题。改革推行以来,多地法院当场登记立案率超过95%。福建法院在全省范围内推行“跨域”立案和诉讼服务司法协作,当场登记立案率达98.83%。

面对案件大幅增长的状况,各地法院深挖潜力,审判质效稳步提升。据统计,2017年7月,全国法院通过各类制度改革已使85%的司法人力资源配置到办案一线,在立案数年均增长近20%而总编制未增加的情况下,结案率不降反升。

2017年江苏全省法院共受理案件203万余件,同比增长11.89%;审执结案件170万余件,同比增长15.82%,呈现新收案件增速放缓、未结案件存量减少的良好势头。

去年江西省案件结收比113.44%,居全国法院首位。北京法院近两年结案数量超过新收案件数,扭转了未结案持续上升趋势。

司法责任制改革全面推开

各地法院普遍制定落实院庭长办案制度的具体方案,实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

数据显示,上海自2014年7月改革启动以来,院庭长办案61.78万件。2017年,北京法院院庭长直接审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结案227179件,占结案总量的29.3%;黑龙江全省三级法院院长庭长办结案件36.5万件,占结案总数的62.1%。

青海省海东市人民法院通过数字法院系统实现院庭长办案情况一键提取、动态监控,基本杜绝院领导不办案、“挂名办案”现象。

2017年7月,最高法首批员额法官进行宪法宣誓,标志着法官员额制改革在全国法院全面推开。

去年,湖南法院全面完成法官员额制改革,遴选首批员额法官5480名,全省法院办案法官减少41.8%,结案数同比增加14%。

已经进入员额的法官,也并非端起铁饭碗,各地法院系统建立员额退出机制。目前,北京已有85名法官因离开审判岗位或审判质效未达标退出员额。辽宁95人退出法官员额,免去187名入额法官行政领导职务。

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黑龙江法院制定实施20项“铁规”,建立权力、责任两个清单,修订16个庭审规则,裁判文书由审判长和独任法官签发率达100%。湖北法院组建新型审判团队,突出法官办案主体地位,落实法官自主签发裁判文书制度,审委会讨论案件数同比下降14.7%。吉林法院合议庭权力运行边界更加清晰明确,院庭长不再签署非本人参与办理案件的裁判文书。2017年,全省法院由独任法官、合议庭直接裁判的案件占比99.1%。

执行风暴席卷大江南北

一处失信、处处受限。2016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提出向执行难全面宣战,要求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

湖北法院开展“霹雳”“飓风”“破冰”等专项行动,公布失信人名单26.7万人次,对1.2万余名“老赖”予以司法拘留或追究刑事责任,6.3万余名被执行人迫于压力自动履行义务。

截至2017年11月,全国法院通过最高人民法院“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为2764万件案件提供查询冻结服务,共发布失信被执行人887万人,累计限制870万人次购买飞机票。

5年来,广东执行案件执结率同比上升47.3%。全面推行网上司法拍卖,成交金额502亿元,为当事人节省佣金16.7亿元。

河南法院共司法拘留39977人,罚款7565.1万元,判处拒执犯罪分子5531人,打击力度全国最大,执结各类案件614003件,执行到位金额3029.3亿元。

湖南法院执结案件64.6万件,比前5年上升129.2%。建立16省异地执行协作协助机制,建成全省执行指挥管理平台。

黑龙江法院5年执结案件48.6万件,比上5年上升90.8%,执结到位标的额1043.8亿元,上升106%。

以往,执行工作在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只是作为司法保障民生的一部分。今年江苏高院的工作报告则将执行作为2017年法院的5大工作之一重点介绍。江苏高院院长夏道虎说,2018年是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攻坚之年,江苏全省各级法院将大力推进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开发基于“微法院”平台的执行案件管理和服务系统。

阳光智慧法院促司法公开

近5年,各地法院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通过庭审直播、网上立案、远程调解等方式打造阳光智慧法院,辅助法官办案,减轻群众诉累,让司法更加公开、便捷。

黑龙江建成科技法庭996个、远程提讯室270个、远程视频接访室192个、执行指挥中心192个。建成“互联网+”电子诉讼平台,推进网上立案、缴费、查询、质证、庭审、调解、送达、投诉。

2017年8月18日,浙江杭州成立首家互联网法院,实行线上证据在线提取、线上纠纷快速审理,探索涉互联网案件新型审理模式。

2017年下半年,广州、宁波、江苏等地法院纷纷上线以微信小程序为支撑的移动办案诉讼平台,率先尝试“微法院”模式。我国法院总体建成人民法院信息化3.0版,初步建成智慧法院。

吉林全力打造诉讼服务“网络店”,当事人和律师足不出户即可网上立案交费、提交证据、发表意见、查阅卷宗,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福建全省法院建成互联网站、官方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集群,实时发布34类司法信息,直播庭审23704场,公开裁判文书1641463份。

薄熙来案等大要案公开审理、微博直播,聂树斌案复查公开听证、全程播报,于欢故意伤害案二审“图文+阶段性视频”方式直播,使案件审理成为全民参与的法治公开课、普法教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