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乐峰潘家义诊团名医三代播仁心 回乡义诊60年

泉州晚报

2012年农历正月初二这天,寒气逼人,南安乐峰镇湖内村的明英苑义诊室内却格外温暖。时年81岁、已身患癌症的潘明继,仍拖着病躯,与妻子、子侄等组成“潘家义诊团”,为慕名而来的乡亲义诊,这也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回乡义诊。当年8月,潘明继去世。

潘明继生前坚持参加义诊从未间断

潘明继生前坚持参加义诊从未间断

虽然潘明继老先生走了,但义诊不仅没有停止,队伍反而不断壮大。每到正月初二,潘明继家族三代人30多名医务工作者都会来到明英苑义诊室。到2017年春节,潘家义诊已坚持了整整60年。

2017年10月,一块记载潘明继及义诊团事迹的石碑在明英苑立起,旨在将潘家医者仁心的身边故事永久流传。

医者仁心 随身携带听诊器

在潘明继子女的印象中,父亲无论到哪都带着听诊器。有一天,潘明继到商场买衣服,无意中闻到身边一中年男子口中带有一股臭蛋味。多年诊断癌症的经验告诉他,此人胃的幽门处可能长有肿瘤。出于医生的职业道德和爱心,他将判断告诉了这名中年男子。因为素不相识,男子不以为然,甚至还说他是“游医,走江湖的”。无奈之下,他只好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听诊器,表明身份,并对男子说:“如果你相信我,就到福州市第一医院肿瘤科找我看门诊。”次日,男子到医院做检查,幽门处果真长了恶性肿瘤。由于发现及时,医生为他做了切除手术,后配合药物治疗,他恢复良好。

从医57年、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研究48年,这只是潘明继医者生涯中的一个片段,对众多病人来说,这却是改变命运的转折点。1958年春节,他带着同是医务工作者的新婚妻子施增英回家探亲。刚回到老家,乡亲们就把痛苦万状的病人抬进祖屋来。由于病人非常多,一个接着一个地检查处理,3天就诊治了300多人。看到农村缺医少药,潘明继夫妇俩商定,今后每年春节回乡义诊。

湖内村村干部潘丕汇说,很多外乡人听说义诊的事,也会赶几十里路来求诊。为了不让病人白跑,潘明继把义诊的时间定在了每年正月初二。

“叔公的心思都在病人身上,”潘明继的孙侄潘为生说,叔公自己明明已身患癌症,去世那年仍在坚持义诊……

言传身教 后辈30多人从医

在潘明继夫妇的言传身教和精心培养下,潘家的第二代、第三代中,有30多人走上了从医的道路,成了义诊团队的一员。虽然后继有人,但潘明继坚持参加义诊从未间断,他生前总是嘱咐孩子,一定要把义诊坚持下去。

潘明继以中药名为一对子女取名,儿子叫“远志”,女儿叫“云苓”,希望两个孩子能继承他的衣钵,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传统医学。如今,子女均继承父业,成了潘氏家族春节义诊的主力。潘明继的侄子潘敬新,在刚踏上医生这条路时,就牢记叔叔的教诲,自1983年本科毕业后,每年春节都会回家参与义诊活动。受叔公的影响,潘宏达从小立志学医,现已成为一名肿瘤外科临床医生。

1996年,潘明继用自己的奖金、稿费和积蓄,捐资修建了一座集科研、教育、义诊于一体的综合楼“明英苑”。“明英”二字,是潘明继、施增英夫妇名字的组合。1999年,明英苑建成,义诊室从祖屋搬到了这里。现在,明英苑成为义诊基地,除了潘家义诊团,南安市医院等医疗单位也会在此义诊。潘家义诊之路也越走越宽,2017年7月,潘家义诊代表潘远志一行3人,参加了在宁夏举行的义诊活动;12月,潘远志、林芸、潘云苓、潘敬新、潘励成到安徽合肥参加义诊活动……

热心公益 捐资助教铺村道

除了坚持义诊,潘明继还热心家乡公益,捐建湖内小学明英教学楼和明英综合楼,铺设村道明英水泥路等。潘家的故事,为当地人所津津乐道、口口相传。潘明继过世后,每逢清明节,乐峰中小学都会组织学生前往祭扫。

为了更好、更广泛地传播潘家义诊的故事,2017年,湖内村党支部、村委会在南安市、乐峰镇宣传部门的指导下,挖掘整理出潘明继从医和潘家义诊的典型事迹,制作了“身边故事、共同铭记”视频进行播出展示,并对明英苑内的展厅进行重新整理,向公众开放。该村还与乐峰中学、中心小学共同举办纪念潘明继“身边故事、共同铭记”有奖征文,并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参观展示馆,切身感受身边故事,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声音:核心价值观践行者

·南安市乐峰镇党委书记 许德文·

潘明继先生是我国著名肿瘤专家。他从医57年,开创中西医结合的癌症扶正培本治疗法;他最早研究发现抗癌植物药“三尖杉”,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他发明的“志苓胶囊”,能有效缓解中晚期癌症患者的痛苦综合征;他坚持不切肺部肿瘤,要以切身的体验来观察身体的变化。

潘明继热爱家乡,热心公益。1958年开始,潘明继夫妇及其培养的家族医生坚持每年春节回乡义诊;他拿出自己的奖金、稿费和积蓄,捐资铺设村水泥路,捐建湖内小学教学楼和综合楼。潘明继先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潘家义诊团的事迹,必将激励一代又一代后人,传播更多社会正能量。(记者 陈灵 通讯员 李志榕 潘小青 尤朝英 文/图)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