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一跳”火爆:腾讯要下一盘大棋?
“跳一跳”打开微信小程序入口;分析称腾讯试图构建以小程序为基础的应用生态
“最近没睡好”,顶着两个黑眼圈的高波(化名)跟记者聊天,前一晚他在“跳一跳”上奋战了4个小时,超越了13个好友。据他说,和一群刚刚毕业三年的大学同学在群里秀跳一跳排名,是每天都要做的事。
几乎每一次微信在首屏上做文章,总会引发一波“现象级”的刷屏,这次也不例外。2017年末与2018年初,伴随着微信更新走向亿万用户面前的小游戏“跳一跳”几乎在一夜间成为比肩“吃鸡”的“全民游戏”。在业内人士看来,“跳一跳”全民狂欢背后,显露出的是腾讯试图构建以小程序为基础的应用生态野心。
“跳一跳”火爆
催生“外挂”月销过万
已经是半夜,高波(化名)仍然在“跳一跳”中乐此不疲,他的分数已经达到了293分,但在好友排行榜上只排到了第14名。
跳一跳的突然流行有着近乎必然的原因。在最新版本的微信中,下拉主页就会出现一款名为“跳一跳”的小游戏,点开就进入游戏。根据点击时间长短,棋子跳过不同的距离,落在下一个盒子上,即可得分,掉到地上则游戏结束。
正是这样一款玩法单一、游戏性并不算高的小游戏,几乎在一夜之间引发了一场“跳一跳”全民狂欢。
“微信更新之后,我就一直在刷,停不下来。”“我女儿班上的小朋友都在玩,后来我也跟着玩”、“我看公司领导也在玩,分数还比我高好多。”多位微信用户向新京报记者讲述了“跳一跳”的火热及其带给自己的乐趣。
“跳一跳”火爆的原因,除了微信首屏将“跳一跳”无障碍推到9亿用户的面前,更重要的,是好友分数排行榜为游戏带来的社交属性。“因为群里的人分数比我高。”高波这样解释他乐于不断在“跳一跳”中刷高分数的原因。
与众多爆款游戏类似,风靡朋友圈的“跳一跳”仅在上线数天内就迅速催生出大量“高分秘籍”和各式“外挂”,从“全民游戏”成为现象级的“全民话题”。
“‘跳一跳’攻略”、 “‘跳一跳’刷分”以及“‘跳一跳’外挂”等关键词一度成为网友热搜的短语。为了在游戏中取得高分,在好友成绩排行榜中名列前茅,有用户总结了加分秘籍表,其中包含连跳、停顿、手感力道等。
还有“技术控”玩家发明了一款“物理外挂”,通过小型的机械臂,利用尺子量出格子之间的距离,输入电脑,使机械臂自动调整按压屏幕的时长。
除了“自娱自乐”的“技术控”,更有商家通过有偿提供“代练”、“外挂”等服务赚取数万元。
在淘宝网通过关键词“跳一跳”搜索会出现大量“‘跳一跳’代练”、“‘跳一跳’高分神器”等服务。新京报记者发现,相关服务定价在1元至30元不等。其中,在定价5元左右的店铺中,月销量达千余单的不在少数,更有商家月销量过万。
借势“跳一跳”
微信欲盘活小程序生态
2014年腾讯通过全民抢“微信红包”一举杀入移动支付阵营,微信支付短时间内成长为支付宝的重量级对手。
2017年初,微信推出小程序,推出时引发业界瞩目,但此后一年间,小程序似乎陷入低潮,直到“跳一跳”突然刷屏。
面对“跳一跳”的全民狂欢,业内普遍认为腾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业内人士看来,以“跳一跳”为代表的小程序生态正逐渐被微信激活。
2016年12月28日,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上第一次全面阐释小程序,“不需要安装应用、触手可及、用完即走,对服务线上化有需求的小企业来说,小程序在移动端能做到网站、APP、公众号都没能解决的痛点。”
根据当时张小龙的描述,小程序不会与手机APP抢夺流量,也不会与成熟APP抢夺场景。小程序坚持去中心化,不会做应用商店分发、排行和推荐,也不能推送消息,用户需要的时候就在,不需要的时候不打扰用户。
张小龙还在演讲中当场明确表示,不建议或限制做游戏、新闻和视频小程序。
但就在一年后的2017年12月28日,微信官方上线“小游戏”,同时在更新微信iOS 6.6.1版本后,APP开屏也变为指引用户试玩“跳一跳”的页面。游戏入口中,也出现了欢乐斗地主、保卫萝卜、爱消除乐园等更多小游戏。另外,微信还在公众平台上线了小游戏开发文档。
小程序推出一年以来,从新闻小程序“今日头条”,到视频小程序“腾讯视频”,再到游戏小程序“跳一跳”相继上线,意味着微信对于小程序的战略打法已经变化。
在本次更新中,微信将原本位于三级入口的小程序提升至一级入口——主界面顶栏。用户通过一拉、一点即可快速进入小程序,这一改变使用户能够轻松找到并打开小程序。
“发展轻应用最大的障碍就在于应用发现效率难以提高。”独立IT分析师唐欣称,微信对小程序入口的这一改变大大增加了用户的触达率。
以往用户只能通过搜索和扫码找到小程序,十分不便。如今,主界面顶栏、转发、LBS推荐、发现模块的入口、桌面快捷方式、关联公众号等诸多流量入口,为用户高频使用小程序打下了基础。
小程序下一步
生态圈还是鸡肋
小程序作为微信中的新生态被腾讯冀望为移动互联网的“下一站”。但有声音认为,微信的小程序生态梦也许是腾讯的一厢情愿。
在轻型应用领域,微信并不是第一个尝试者。在微信之外还有百度、UC、支付宝、小米等玩家。
百度早在2013年第一个提出无需下载、即搜即用的概念,试图解决用户候机内存不足的痛点,并曾借助移动搜索入口建立轻应用分发形式。但相比用户对于微信的强需求,百度并未如愿成为轻应用超级入口。
“微信的流量已经太过拥挤了,”唐欣称,虽然巨大的流量让微信具有极大优势,但单一应用的流量天花板以及轻应用的体量导致除游戏以外的其他应用在小程序生态中不可能成功。
他表示,小程序尽管不需要安装,但由于很多内容需要从web端读取,不知不觉中会消耗大量手机流量。同时,小程序的使用还是挤占原有的用户界面,比如在使用小程序过程中的微信消息就很难同步查看。这必然影响用户体验,微信会因此变得更加臃肿。
更重要的是,相比原生应用,小程序将会使开发者受制于微信的框架。例如在公众平台中,违反规则的公众号被永久封号并不少见。小程序作为一个封闭在微信中的产品形式,一旦违背微信制定的规则,同样面临类似风险。
同时,为了实现用完即走,尽量少干扰用户,微信会将小程序的应用场景限制在用户主动启动时。因此小程序的开发者很难做持续的运营。在数据层面,小程序对数据和用户信息的获取能力也比原生APP少很多。因此,无论是微信、开发者还是用户层面均面临问题。
对于小程序,携程微信小程序团队负责人对新京报记者称,“小程序可以为我们带来流量是肯定的,但有多大空间还需要市场去验证。”他表示,微信小程序能给一些未下载APP的用户以体验的机会,当他们由低频转向高频时,依然希望他们前来下载APP。
一位独立手游公司总经理告诉记者,小游戏对游戏包限制是4Mb,仅支持轻量游戏,对于开发者来说,如何在4Mb内使游戏实现商业变现以及微信对游戏的态度仍需观望。
对于小程序的商业化,腾讯方面一如既往地保守。在新京报记者问及“跳一跳”游戏中出现了“徐记士多”便利店等元素,是否意味着未来存在植入商业广告的可能时,腾讯方面回复,“目前没有商业化考虑,我们更希望通过‘跳一跳’提醒大家重拾童趣,在忙碌的生活中放松一下。”
■ 行业分析
流量争夺 腾讯再次祭出社交化法宝
有调查显示,现代人一天之内使用手机的时间在1-6小时之间,有些重度手机用户则超出6小时。
微信曾经是最“吃时间”的超级手机应用。调查显示,有超9成用户称自己主要用手机看微信、QQ、微博等应用。其即时短信+朋友圈+微信公号应用的组合击中了现代手机用户的需求核心。
不过随着各大互联网巨头对用户流量的争夺,这种情况处在逐步变化的过程当中。近期的一项研究显示,今日头条、快手等各类资讯视频类应用在手机用户的流量比重中迅速上升。
据此,有观点认为,腾讯微信推出“跳一跳”再次把用户拉回到微信平台上,不谈微信在跳一跳背后的布局是什么,用户流量与使用时间的争夺首先是巨头们的目标。
小程序解决了流量入口和用户沉淀问题,微信才有能力打造小程序分发平台,唐欣指出,广告推广、增值服务购买以及交易佣金将成为这一平台的盈利模式。
同时,小程序的普及也将进一步丰富微信的应用场景,“你能用手机干的事情,微信全都给你满足,这就是他的目标”。
新京报记者 杨砺
<iframe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transparency="" frameborder="0" height="250" id="aswift_0" marginheight="0" marginwidth="0" name="aswift_0" onload="var i=this.id,s=window.google_iframe_oncopy,H=s&&s.handlers,h=H&&H[i],w=this.contentWindow,d;try{d=w.document}catch(e){}if(h&&d&&(!d.body||!d.body.firstChild)){if(h.call){setTimeout(h,0)}else if(h.match){try{h=s.upd(h,i)}catch(e){}w.location.replace(h)}}" scrolling="no" style="height: 250px; position: absolute; left: 0px; top: 0px; width: 300px" width="300"></ifr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