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商事制度改革再深化——
今年全面开展 “全程电子化”改革
作为全省首个开展商事制度改革的设区市,泉州自2014年启动改革以来,相继推出了“集群注册”“简易注销”“住所申报制”等一系列创新改革举措,市场准入门槛不断降低,市场主体总量达68万,相比改革前增加了一倍多。
如今,改革进入深水区,未来改革重点将落在何处?日前,记者从市工商局了解到,今年我市商事制度改革将“放管并重”,在进一步推进企业登记便利化的同时,将着力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持续优化我市营商环境。
登记更便利
让申请人“一趟都不用跑”
改革以来,简化住所(经营场所)条件、“先照后证”、放宽经营范围、“证照合一”等改革措施大大简化了企业登记的手续,缩短了登记时间。去年,市工商局进一步加大改革探索力度,在全市各级登记机关启动了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工作。
“现在申请企业名称登记不用再跑到注册窗口,只要登录福建省工商局‘网上工商’平台,注册一个用户名就可以进行网上申报,申请人只需将拟申报的企业名称相关信息录入平台即可。”市工商局审批科科长王芳说,这样一来,企业就不用因为名称核准,需要来回跑好几趟窗口了。
去年,市工商局已核准冠市名企业名称申请4.4万个,其中85%的名称均为网上申请。“今年,我们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包括全程电子化申报和无纸全程电子化申报两种形式,届时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直接从网上进行登记申请,工商部门进行网上审批、发放电子证照,真正让申请人实现工商登记‘一趟都不用跑’。”
监管更严格
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
一直以来,“宽进严管”是商事制度改革的核心。去年,泉州在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的基础上,不断加强监管力度,不断完善市场主体信息公示、“双随机一公示”抽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信用联合惩戒等后续市场监管制度措施,推动各市场监管部门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去年5月,市工商局联合公安、质监、食药监、消防等部门开展了“双随机”联合抽查,对全市97家宾馆、饭店企业进行抽查,而这只是我市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举措之一。为了营造“守法经营受褒受益、违法失信受罚受限”的社会环境,去年,市工商局还联合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泉州银监分局、泉州市金融局联合下发通知,决定从6月15日起,针对泉州市失信企业开展联合惩戒,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和信用“黑名单”的商事主体,将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是推动商事制度改革走向深入的重要环节。当前,通过信息共享平台,部门间已经实现企业信息互联互通,为协同监管打下良好基础。今年,我们将进一步推动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力促市场主体乃至社会各界更加重视‘信用’、增强‘信用’、利用‘信用’、敬畏‘信用’,有效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维护平稳有序的市场秩序。”市工商局负责人表示。 记者 郭雅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