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清泉随地涌、处处有花蹊”
人类依水而居,城市因水而兴。八卦沟是泉州老城区的排水系统,是研究古代泉州城池建筑的重要史迹。古城双修“七个一”工程将八卦沟水系综合整治提升纳入其中。今年市两会,不少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将目光聚焦于此,建议对八卦沟加以整治提升,再现泉州市区“清泉随地涌、处处有花蹊”的历史风貌,提高古城生态环境质量。 (记者 许雅玲 文/图)
八卦沟是研究古代泉州城池建筑的重要史迹
古城双修“七个一”工程
一园(小山丛竹公园)
一区(龙头山片区)
一河(八卦沟)
一街(西街)
一路(中山路)
一厝(老范志大厝)
一站(旧车站)
现场走访 从前碧水清流穿城过 如今水质变差垃圾多
据史料记载,泉州古代的罗城、子城,因其形状似“鲤鱼”,故称之为鲤城。城内水系发达,经长期汇流,纵横交错,称为“八卦沟”。据泉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如今,中心市区八卦沟仅存八卦沟(新门水闸起至涂门水闸段,全长2930米)及小八卦沟(681米)两部分,是中心市区内沟河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日,记者沿着八卦沟走访了周边居民。对于居住在新门街的退休老教师林姜美来说,每个年代,门后的内沟河都有一段说不完的故事。林姜美一家有15个兄弟姐妹。在上世纪50年代自来水还未普及的时候,一家人煮饭洗衣都离不开八卦沟的水。在林姜美印象中,内沟河水是从上游的晋江水源流进来的,水流大,清澈见底,还能看到鱼虾在沟里游动。当时附近居民用水量大,邻居加工手工面线、母亲腌咸菜做豆酱、当中医的父亲清洗中草药的水,全都来自于八卦沟。因为家中人口多,小时候的林姜美和兄弟姐妹们,还要轮流带上桶去八卦沟打水,填满家中的大水缸。“我们是喝着八卦沟的水长大的。”林姜美说。
骑着自行车经过八卦沟的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17年前,他从义全街搬到新门街居住,“听50多岁的邻居说,小时候八卦沟水特别干净,她经常和小伙伴在八卦沟游泳。”对此,陈先生颇为感慨。他说,刚搬过来时八卦沟水质已经变差,生活垃圾和淤泥都堆积在里面。陈先生坦言,现在还经常看到居住在周边的居民把生活垃圾往八卦沟里倾倒,有一些小孩子甚至直接从高楼窗户往八卦沟里扔垃圾。“有几次,我经过八卦沟时,差点被从天而降的垃圾砸到。”
不远处,一名清淤工人正将长杆伸进八卦沟里打捞垃圾。清淤工人告诉记者,八卦沟里的垃圾种类众多,有居家用品类,如玻璃、锅碗瓢盆、纸巾、小孩尿布、破旧衣服等;有包装类,如塑料袋、酒瓶、饮料瓶、铁罐、快餐盒、烧烤用的竹签等;还有动物类,如死鸡鸭、死猫、死狗等。
代表委员建议 保护内沟河珍贵遗存 发掘展示历史文化遗产
市人大代表、鲤城区海滨街道金山社区党委副书记、居委会主任曾玉云在鲤城区工作了14年,在她的印象中,八卦沟垃圾、泥土淤积较多,沟边杂草丛生,影响了古城形象。“八卦沟的生活垃圾多,也折射出部分市民公德意识上的欠缺。城市就像一个大家庭,我们应该像爱护自己的家一样爱护它,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寻找清渠变浊流的原因。”她建议,要对八卦沟实行定期清淤疏浚,对于易淤积河段,根据淤泥沉积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清淤时间,保持水体通畅。同时,她认为八卦沟有一定历史,周边的栏杆设计应该更具古韵,才能匹配八卦沟的历史文化地位。
市政协委员、泉州七中副校长庄月芳是老鲤城人,小时候居民在八卦沟洗衣服的场景仍然鲜活地存在于她的记忆中。“目前,八卦沟上还有仅存的八座元朝至今的石桥。”庄月芳建议,应当遵循保护为主、严格管理、合理利用的原则,重点保护八卦沟、小八卦沟等历史遗存内沟河及其两岸的空间格局、街巷肌理、建筑群体组合、文物点以及其他体现传统风貌的各种构成要素。同时,对历史遗存内沟河与沿河两岸文物点、历史建筑的修缮、管理和维护,应当体现历史的原真性和风貌的完整性,并注重历史文化研究和宣传,发掘和展示历史文化遗产。
部门回应 立法推进八卦沟整治 打造3.7公里亲水步道
记者从泉州市河长办获悉,今年1月1日起,泉州第二部实体性地方法规《泉州市市区内沟河保护管理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明确内沟河管理范围、管理要求和法律责任等,规定内沟河保护管理实行河长制。这是全省首个市级层面关于河长制的地方性立法,将为河长制的推行提供重要的法律保障。
根据《泉州市市区内沟河保护管理条例》,内沟河保护管理实行河长制。市、区内沟河行政主管部门将做好本行政区域内沟河水系、水域、排污口等基础调查工作,建立和完善内沟河管理档案,加强内沟河管理信息化建设。市、区内沟河行政主管部门将建立日常巡查制度,定期开展巡查检查,指导、监督内沟河日常管理维护和环境卫生保洁,督促清理水面漂浮物、与水生态不相适应的水生植物,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建立长效管理制度,加强内沟河管养绩效评估和考核,保障内沟河环境整洁及设施完善。
同时,今年我市将实施古城内沟河整治之八卦沟水系综合整治提升工程,预计今年春节后进场施工。该工程将对新门沟、八卦沟、小八卦沟、百源川池等内沟河进行整治提升,包括保障水安全、控制水污染、改善水动力、打造水景观、智慧水管理及整合滨水业态,还将打造3.7公里亲水步道,形成水清、岸绿、景美的城市地标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