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厦门带有动物字眼的街巷:曾经的养马场深藏巷弄中

厦门日报

鱼行口街的老人在街角聊天。

蜂巢山路,满满的生活气息。

日前,一段漳州出现华南虎的假视频在网上流传。其实,早在民国时期,厦门就真的发生过老虎出没,惊动民众的事件:一只从南太武泅渡而来的老虎登上鼓浪屿,藏身永春路旁的一条巷弄中。虽然,它最终被击毙,却也留下了“身后名”――自此之后,这条无名小巷被命名为虎巷。

一些大街小巷的名字留下了该区域不平凡的印记。蜂巢山路上是否曾花香漫天、蜜蜂飞舞;鱼行口街里,还有没有丰富的水产和淡淡海腥味呢?“老街巷弄”第二期,记者重走那些带有动物字眼的街巷,请厦门文史专家卢志明解读名称,讲述其中故事。

马柱巷

古代养马场 如今巷弄曲折

上午八点四十分,身着蓝色呢子大衣的姑娘打了个哈欠,走出家门;不一会儿,一个身戴围裙头戴帽的餐饮店小哥,也吹着口哨动身上班……别看这条小巷里年轻人居多,这也是条有着深厚历史的老巷。这里因为有“马柱”,所以叫“马柱巷”。

卢志明告诉记者,明清时期,马是厦门城的主要交通工具;彼时,金门每每有马匹运输到厦门,它们的“暂住地”就是马柱巷所在的这块区域。

小巷虽绕,找寻的过程却格外有趣――电子地图查不到,记者只好一路张嘴问。路过民国时期建设的第六市场,而后跨越二十几级石阶,穿过打铁头刀街,“钻”过小石门后,马柱巷才“现身”。

小巷虽短,留下的记忆却深刻绵长――“三十年前,这里没有下水道,大家用的也是公共厕所。”居民陈先生告诉记者,随着时光流转,房屋越盖越高,公共设施也完善许多。不同于以前的是,市场中,挑担的摊贩明显减少,而售卖蔬菜干货的店面也大多改为了小吃店,老街的热闹程度明显降低。

鱼行口街

曾经鱼行密布 生意繁忙分工明确

若不是听过相关故事,走进这条巷子,你很难察觉这里曾经临海。上午,从成功大道厦港公交场站附近拐入鱼行口街,头发花白的老人三三两两地坐在长椅上话仙,孩子们则骑着小三轮自行车来回转悠。

“这一片以前都是海,后来才填起来的。”今年84岁的苏老伯指着路边绿化带说,鱼行口街原来也叫旧鱼行口,由于临近海岸,每天晨光熹微时,都会有满载而归的渔船。于是,布满着鱼行的巷子便也热闹起来。“上世纪三十年代,这里有三十多家鱼行,上午六点到十点,是做生意的黄金时段。”苏老伯告诉记者。

这里“分工明确”――渔民们打鱼,鱼行负责收购、批发和零售;渔民们需要修船时,也会找鱼行借贷。“那时没有银行,不少民间商业机构就扮演了类似于银行的角色。”卢志明说。

沿鱼行口街一直向民族路走,尽头处,是一栋写有“南薰楼”字样的高大西洋建筑。它是越南华侨谢画锦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所建。由于楼顶曾装饰有展翅雄鹰,所以一些老厦门人也叫这栋楼“鹦哥楼”。

蜂巢山路

因山得名,渔民聚集以船为房

掀开竹编笼屉,热腾腾的水蒸气扑面而来,馒头香味也随之钻入鼻子;采购的人络绎不绝,行驶在没有人行道一侧的路面上时,车辆都不由得放慢了“脚步”。谁能料想,眼前这条充满生活气息的马路,竟是几十年前人烟稀少,甚至连店铺都没有的土路。

“需要菜肉的时候,都是‘出去’买的,偶尔也会有人从曾厝垵挑担来卖。”五十年前,杨阿婆安家到蜂巢山路,路面从窄到宽,店面从无到有,民宅从矮到高,都是她所见证的老街变化。

路名中虽有“蜂”字,却未见蜜蜂们翩翩起舞的身影。原来,蜂巢山路因蜂巢山得名,山巅之上,有块形似蜂巢的石头――《鹭江志》中有记载:“蜂巢山,去城南三里,高悬如蜂巢。”

据卢志明介绍,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居住在蜂巢山路附近的渔民们还有个传统――将废旧渔船搬上山,简单修整后,一家人“以船为房”。“那时候,鱼的经济价值比较低下。对于渔民来说,用船做房子,是最为节省的方法。”卢志明说,另外,蜂巢山路还有一陡坡,此前,用山上石土填筼筜港时,每每有运输手推车从坡上滑下,都会有“飞车”一般的“惊险”状况上演。 (文/厦门日报 记者 罗子泓 图/厦门日报 记者 林铭鸿)

[责任编辑:黄如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