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再创引智聚才体制机制新优势 一流人才入泉来

泉州晚报

我市再创引智聚才体制机制新优势——

“大院大所”大平台 一流人才入泉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大院大所”战略,积极引进创新科研平台和人才队伍,为全市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引进泉州的这些大院大所发展状况如何,记者前往一探究竟。□记者 殷斯麒

全球化视野的引才方略

2019年6月,代表领域最高水平的现代电气控制国际会议将在我市举办。值得注意的是,大会主席由来自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新引进的人才、德国海归博士汪凤翔担任。这将是泉州国际学术话语权的重大突破。

2013年7月,中科院海西研究院与泉州市政府签约,共建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成为泉州首个“国字号”科研院所,也是全省智能制造领域唯一整建制、成体系的科研所。4年多来,该所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慕尼黑大学、英国雷丁大学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外一流高校引进一批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组建了10个研究团队。

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所长刘海舟说,本着全球化视野的引才方略,所里人才招聘的第一站就直奔德国慕尼黑这个老牌工业城市。“尽管当年还没有自己的科研楼,但所里求才心切,边建设边到欧洲招聘人才,汪凤翔博士就是首批被招聘过来的人才之一。”

人才引得进,还要留得住。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原先以化学研究为主,跨界进入装备制造这一全新领域,如何突围?“我们有中科院这个国字号平台、泉州特殊科技人才政策优势和研究所创新的运行机制等。”刘海舟举例说,泉州出台人才专项政策,2015—2017年每年安排经费2000万元,对科研成果在当地转化的研究所人才实行激励,并在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倾斜。这一人才特殊政策,成为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吸引海内外英才的利器。

目前,该所拥有各类人员130人,其中科研人员占83%,近30位高层次人才在泉州购房和落户。汪凤翔等一批海外人才也成为引才活广告,装备所里仅来自他的母校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博士就有4名,还有一批校友正在对接。

引进国内外领军人才2250名

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的发展是我市“大院大所”战略推进的一个缩影。放眼泉州,一批新引进的大院大所引人注目:福建省政府与南京大学共建的环保产业研究院,落地泉州;在泉州西湖湖畔,崛起了一座以“智造”为核心的“人才硅谷”,泉州华中科大智能制造研究院、福建(泉州)哈工大工程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智能制造产学研合作项目办公室等一批国内知名科研院校纷纷在此排兵布阵;建立“一院一策”引进创新平台机制等创新举措,被省科技厅纳入首批向全国全省推广清单……

“大院大所”战略引进了高端人才,聚焦解决我市产业发展中面临的瓶颈。围绕实施“数控一代”“泉州制造2025”,在全国率先建设首个“数控一代”科技创新中心、“数控一代”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示范园,打造10多个数控技术公共服务平台,集“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应用—企业孵化”于一体,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随着“大院大所”人才“港湾计划”推进,我市以“平台+项目+人才”方式,打造泉州装备所等15家高层次创新平台、179家省级创新平台,集聚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曼青、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陈志璋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创新团队2250多名,承担各类项目近300个。

“通过引进、共建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汇聚了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端人才等,跨步提升全市自主创新水平和层次。”据市科技局局长李文生介绍,目前我市正加快推动引进国防科技大学、香港大学、天津大学等科研院校和重点央企来泉设立研究机构,集聚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孵化生成一批高水平项目,服务全市产业加快创新转型。

[责任编辑:林春婷]